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_900字

2019-08-04 04:00:35 读后感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读后感900字

看完原著就对电影一点期待都没有了,不是说拍的不好或演的不好,而是知道作品中最深刻的东西是一部电影演不出来的。最近看严歌苓的作品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和热切,前一位是张爱玲。她们都极善于剖析人性,用最简单的描述,像极细的银针插进骨髓,任你皮糙肉厚都可以穿透。例如芳华里面的小曼,一个瘦小的、头发总似乱鸡窝一样打理不清,身上总是一种长期没清洁过的邋遢,眼神总是静悄悄的贼贼的,你对她好她也那样,欺负她她也那样。这个人仿佛就是曾经的某个同学,又好像是身边的某个人,也像是网络上某个市井故事里面的人,对于这种人我们往往心里忍不住叹息一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而芳华不止介绍了这个性格的人,还讲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因为家庭、因为社会、因为周围的人、因为自己还有渴望……其实最后作者还是很仁慈,让大家的结局不至于太过凄惨,我想电影就更柔和了,因为我们的主旋律还是要相信人性的善,社会的善……

另外,芳华里面的每个人性都貌似在客观的描述现象,但就是那些在当今依旧一幕幕上演的表象嘲笑着人性的劣根。我们就喜欢看到:其实大家都一样,你没比我好到哪去,所以都盼望着把刘峰拉下神坛。今天我们所处的每一个局,不都一样吗?就算你努力想自己变得高尚,但看到一个比你优越的人倒了霉你内心深处还是抑制不住有丝丝幸灾乐祸的快感。而这些我们理智战胜不了的恶就是生而为人的特性,没有这些俗世污垢,或许就真成佛了,这样,生命本身对人对己都没多大意义,因为人并不真的关心跟自己没有牵扯的人和事,自己跟自己都没牵扯了,要个肉身有何用?或者再也忍受不住这世间的庸俗媚态,所以要保住精神的贞洁,还不如让肉身死去。大抵海子顾城都有这样的绝望吧。

我深爱张爱玲的笔触,好像她的笔是针尖,字是绣在皮肤上的,脆脆的疼,留下道道细细的血珠子,但你却对那种疼和鲜艳的美上瘾,一遍一遍的刺。严歌苓对人性的解读有类似的感觉,只是那针还不够尖,刺起来不够痛快。

于2017.12.27 思念张爱玲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