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我们仨》读后感_1200字

2019-08-22 09:11:12 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1200字

完。《我们仨》
前天结束了纸质,今天把电子版的评论看完。本来昨天应该结束,因为同事说的些话,又消极了。有时候真不想再学了,多数人也是拿着自己该有的岗位也是这样一辈子了,多一岗,又多的了多少钱呢。一个月100块钱多不到,哪里挣不到那100?可是心里一万个不甘心。
第一次读杨绛的书,还记得她去世的时候,我还问党群工作部一个很喜欢她的同事(现已辞职),为什么她是女的,大家叫她“先生”?读电子版的时候,看到别人也有这样的疑惑,好像看到了那时候傻乎乎的自己。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
阿园跟杨先生说话轻声细语,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我跟我妈好像从来都是吵来吵去,更有生活的味道。
读的时候如鲠在喉,难受,却也哭不出,好像隔着书本能感受到当时的杨先生有多无奈,白发人送黑发人,时隔一年,钱老也走了。花很少的钱,看完了这个百岁老人的一生。“愿岁月可回首,且已深情共白头”这是多少人心中所期盼的?先走的人总是幸福,生时有人迎接,死时也要有人远送。总跟小勇说以后有那样一天,我一定要做先离开的那个,别丢我一个人在世界上,很害怕孤独。
先生以梦的形式描绘古道驿站长达万里的梦,船舶,柳树,看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后来好像慢慢懂了,钱老跟圆圆都去了,只剩她只身一人,也只能以梦为马,把以前三人相处的时光,在脑海里重温,好像又重新过了一遍在一起的日子。
书后附有圆圆的书信草稿,还有为《我们仨》写的目录等看到一篇她临终前几天放心不下杨先生,写下的简单菜谱,教她妈妈做面条。自己都不能进食了,还想着妈妈。事无巨细照顾先生,自己好像从来都是受妈妈的照顾,只有她做手术的时候,照顾过她,买的稀饭都是在德克士去端的。说来很惭愧。没为她和爸爸做过一顿饭。
有点不太理解他们这样的家庭,圆圆还属于“出身不好”?可能是因为根本不知道“文化大革命”搞得是什么吧,所以挺多看不懂。
印象深刻是钱老说“我不要儿子,我只要一个像你一样的女儿。”那时谁家不是几个孩子?可能也是害怕自己偏心孩子,区别对待,所以只要一个吧。再有就是钱老面对他人工作上面排挤,毫不在意,专心搞他的学问。也许书读多了,人也豁达了吧。把困苦都当做美酒,浅斟低酌。精通那么多语言,现在科技发达,我却连好多中文都认不全。每次单位同事一点话,就能把我搞得心烦意乱,打乱当天打卡计划。书中反复出现“格物致知”四个字,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受教了
“读书都为了在书中找到相似的自己。”今天无意看到这句话,觉得很在理。后来看评论,另一个人形容的更加贴切:“读书好比你吃下去的饭菜,你自己都忘记是什么味道,但是不知不觉饭菜已经成为身上的肥膘”哈哈哈哈哈哈,高手如云
心酸之余总有暖笔之处,最后那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泪目了。
19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