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_1100字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100字
《天才可以不高尚,但一定很伟大》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是通过前澎湃新闻主编邱兵知道毛姆的这一本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著名新闻人邱兵在他的“邱三篇”中提到了这本书,邱兵的老师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一本资产阶级的好书,那么这本好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呢?我读到的,无非是一个艺术天才,更确切的说是一个艺术疯子,“自私自利”,“疯狂作死”的一生,他的一生本应毫无价值,甚至为人所“痛恨”,但却由于他的堪称奇葩的画作在他死后卖出天价,而为人所重新认识。人们惊讶的发现这个疯子原来是一个难得的天才!有谁能痛恨一个天才呢?有谁能不原谅一个天才呢?就连曾经无比痛恨丈夫的薄情寡义,不负责任的疯子艺术家夫人,也因为陡然成了“天才夫人”,反而要为丈夫以前的种种恶行圆谎,努力营造一个高尚的艺术天才形象,编造一个合理的艺术家成长轨迹。这件事可笑吗?但又合情合理。在大众的眼中,伟大的天才艺术家也必然是高尚的典范,人性的楷模。一个伟大的艺术天才,能够抛妻弃子吗?能够无耻的接受朋友的救助然后夺走朋友的夫人还毫不愧疚吗?别说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就是一个稍微心智正常的有点良心的普通人,也不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别人的付出同时肆无忌惮的伤害别人。但是里约斯克兰可以,正因为他是世所罕见的伟大的艺术天才,他的心灵仿佛是受到了上帝的召唤,他们的人生使命从受到感召的那一刻起便大大不同了,创作的强烈欲望驱使着他们把全身心都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他们放弃了一切物质享受,仅仅维持着生命,甚至放弃了一部分做人的尊严,放弃了家庭,放弃了朋友,就连宝贵的爱情,也像是为他们的艺术作注解的,爱情的冲动根源于艺术的冲动。所有人对他的付出都被当做是对艺术的付出,因而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在此刻重新变成了孩童,放弃了成年人的种种责任和重重枷锁,从各种束缚中跳脱出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看世界,或许这也是他们得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的原因之一,他们在最大限度脱离了为人的束缚之后,灵魂和精神获得了空前未有的—自由。在精神世界里纵横驰骋,直到艺术的火焰干枯。他们无力去承担做人的责任,他们不屑去获得那些做人的享受,他们痛恨被世俗的规则所捆绑,因而天才的一生注定孤独,他们的一生很难获得世俗的幸福,也难以给周围人他们想要的幸福,连带着他们的作品也难以在同时代获得认可,这也是天才的命运。他们活着的时候,生活潦倒,默默无名,生命像荒野里的野百合一样静默的枯萎,直到死去以后,枯骨埋在黄土之下,生命的光环才透过作品从坟茔之中映射出来,对天才的赞誉传遍世界,然而天才的坟茔却早已荒草萋萋,这大概是天才的宿命吧!死去之后,你的盛名将为世人所奔走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