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_1200字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1200字
合上书,第一感觉:终于看完了,真是不容易啊。一百多万字,四十多个小时,断断续续一个月,忘了有几个床头熬夜看书的晚上,也忘了有几节低头盯着平板的课。一口气从开始憋到现在,终于可以吐出来了。
恰好今天参加了学校的一个讲座,末了,副校长讲了一句话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他说,这千年来,我们变的永远都只是技术手段,不变的就是我们的人心。好巧不巧,今天看书的末尾,作者也是如是说。
“因为我发现,其实历史没有变化,技术变了,衣服变了,饮食变了,这都是外壳,里面什么都没有变化,还是几千年前那一套,转来转去,该犯的错误还是要犯,该杀的人还是要杀,岳飞会死,袁崇焕会死,再过一千年,还是会死。”
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之中,曾经一度厌烦,发现作者写来写去就是那些东西,无非你方唱罢我登场,一个大人物的凄凉退场也只是换了一个形式开始另一个人的粉末演出,代代如此,朝朝循环,久而久之索然无味。后来我思考,这是为什么,历史难道就是这些人物的风风雨雨吗?就是尔虞我诈居心叵测吗?作者在末尾用上面的文字告诉我,因为人心,所以如此。我好像略懂了一点。
翻开这本书,说句老套的话,在这里我所看见的历史的确是活生生的,充满人气,是血和泪的挥洒,是风和雨的飘摇。我在那些冷冰冰的制度下面发现了忍让妥协,发现了坚决勇敢,是这些让历史成了人的历史。无数次的权力旁落,无数次的勾心斗角,是这些让历史变得那么悲壮,繁华落幕空留凄凉,三百年的创业坚忍,数百人的台前幕后,始终如一。在这其中,我真的会感叹,即使在面对这样一个人心险恶的环境,哪怕是朝奏夕贬甚至会身首异处,还是会有人心怀理想怀揣信念,坚强地活着。海瑞是,张居正是,徐阶是……那么多勇敢无畏的灵魂告诉我,不必怕,信念这种东西还是真的要有点的。
而现在的我,身处校园象牙塔中谈不上有什么深刻的看法,只是不断有人跟我说,多积累人脉,多找份实习,做人要察言观色,说话要八面玲珑,以后走入社会就会如鱼得水风云化龙,名利场上,谈理想谈信念是一件很幼稚很可笑的事情。我承认,养家糊口可能的确是第一前提,但久而久之同时也让我很怀疑,人这一辈子这么漫长,仅仅依靠这些真的能够支撑我们有温度地活下去吗?一个人的理想信念难道在现在的社会中真的一点生存的土壤都没有,就只是供他人饭后笑谈的谈资吗?这让我在很长时间里找不到答案。现在我终于找到了,这也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一百多万字的篇幅,通篇看下来满满写着信念二字。哪怕人心不变,该犯的错误还是会犯,该误入的歧途还是会入,但信念在大浪淘沙之后还是会熠熠生辉闪闪发光,因为我们真的需要它。简单纯粹幼稚点未必不是件好事。
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强者和弱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
2019年5月29日晚南审宿舍阅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