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读后感_1100字
《投资中最简单的事》读后感1100字
几乎每个国家(包括中国)低估值的价值股的长期投资回报率都显著优于高估值的成长股。原因很简单:投资者对未来的成长往往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而对于现有的价值却视而不见。不珍惜已拥有的,而对未到手的抱有过于美好的想象,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人性。
投资的简单原则:
1. 便宜才是硬道理。
2. 定价权是核心竞争力。
3. 胜而后求战,不要战而后求胜。百舸争流的行业,增长再快也很难找投资标的,不妨等待行业“内战”结束,赢家产生后再做投资。
4. 人弃我取,逆向投资。“人多的地方不去”是至理名言。
投资者常见的心理误区
1.家花不如野花香。投资者对未来的成长往往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而对于现有的价值却视而不见。不珍惜已拥有的,而对未手的抱有过于美好的想象,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普遍人性。
2.过度自信。每个人否高估自己。
3.仓位思维。一旦买成了重仓股,对利好消息就照单全收,对利空消息就不以为然,心理学上叫确认偏误,民间说法叫屁股决定脑袋。正确的决策流程是先有论据,再有结论;但多数人是先有结论,再找论据,这样一来对反面的证据自然就视而不见。有了仓位,思维就不客观,故称仓位思维。
4.锚固偏见。一个股票便宜与否,看估值比看近期涨跌更可靠:基本面大幅超预期时会越涨越便宜,反之会越跌越贵。
5.短期趋势长期化。把过去的增长过度外推到未来,把不可持续当作可持续,是成长股陷阱和周期股陷阱的共性。
6.亏损厌恶症。
7.标题党。投资者往往容易对新闻标题做出过度反应
8.榔头症。美国消费股多,适合价值投资;加拿大资源股多,适合趋势投资。互联网赢家通吃,买龙头;休闲服装百花齐放,买成长。差异化产品,买品牌;同质化产品,买成本低的。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适用方法应不同,但人们常生搬硬套同种模式。在一个榔头看来,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是钉子。
9.选择性记忆。对自己的正确决策印象深刻,对自己的错误却记忆模糊,选择性记忆是人脑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投资水平的障碍。
10.差点就赢。同样是错过航班,错过3分钟的比错过30分钟的更沮丧;同样是彩票没中,号码与头奖号码只差一点的是最痛苦的。那些垃圾股、庄股以及你只想做个波段赚点快钱就跑的股票,是不是也经常让你有“差点就赢”的经历?
11.羊群效应。从众心理。
12.心理账户。其实,是否应该卖出取决于很多因素(估值、品质、时机),但与买入成本无关,因为你的买入成本根本不影响股价的未来走势。投资者最常见的心理账户是把钱分为本钱和赚来的钱,并且对这两部分的钱体现出非常不同的风险偏好,这样无形中就把买入成本作为决策依据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