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刀锋》读后感_900字

2019-08-26 15:50:18 读后感

《刀锋》读后感900字

《刀锋》是毛姆后期的作品,写得行云流水。主角拉里,很想《北京青年》里的何东,从对人生意义的困惑开始,花了十年的时间去寻找答案。书中也有一个类似权筝的人物,伊莎贝尔,不同的是,权筝放弃富裕的生活和体面的工作,义无反顾跟随爱人,但伊莎贝尔却不愿受苦,最终放弃了两人的爱情,选择了爱自己并能提供富足生活的格雷。除此还有势力奉承八卦但其实内心不坏的艾略特,凭借阿谀之能事一生混迹上流社会;一个与伊莎贝尔鲜明对比的苏菲,曾有过美好家庭和伟大理想,在遭受生活重创之后选择自毁人生,以对抗命运捉弄,但也因此死于非命。小说中毛姆以第一人称叙事,旁观并参与了这一群人的生活。
主角拉里是个追求终极真理的人。拉里在一战时参加了在法国的一个飞行中队。在战斗中目睹亲密战友牺牲,他那时是18岁左右,不能明白为什么一个好好的人,一下子就死了,好像从来没活过一样。他开始想:人活着到底是怎样一回事?人生是为什么?死亡为什么那么丑恶?
由此拉里开始寻找生命的意义。他历经十年的阅读和游历,从美国到欧洲再到印度,最后对于善恶生死大彻大悟,生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始终共存。他在顿悟时感觉到与“绝对”合而为一的巨大幸福,使他终于平静下来,找到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热烈地真诚地积极地活着,‘平淡处事,凡事随和,慈悲为怀,丢掉私心,节制性欲’。
故事最后,拉里把仅有的一点资财散掉,独自一人过他的理想生活去了,他希望能通过一己之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思考人生的意义,去追求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刀锋》扉页的卷首语这样说: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
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每个人都是一把刀,都有很难跨越自己的时候。在生活遇到艰难的时候,不同的人选择面对生活的方式也千差万别,是选择超越自我花毕生去追寻答案,还是选择自暴自弃用堕落来回击命运,亦或是看别人眼色穿梭在达官贵人之间每日言不由心,再或者为了品质生活却与爱人越行越远,大家都有选择的权利,差别只在于你最终得到的是物质、精神,还是零。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