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_900字
《霸王别姬(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主演)》读后感900字
先看了电影,看完之后觉得很经典,于是又找来书看。
然后特意去百度了一下李碧华,一位很有才华的香港女作家,似乎是受过许多旧时代社会风气的熏陶,所以在《霸王别姬》的文字里也充满了旧时代的气息。
也许是因为电影先入为主,以至于看书的时候一直自动代入演员,也惊讶电影将人物表现的如此贴切原著,还是尽量脱离电影去写一些对书的感受。
首先就是上面说的,李碧华对旧时代社会风貌的刻画是非常不错的,让人自然而然感觉回到了那个时代,眼前浮现出街头巷尾,小桥流水,吆喝叫卖的买卖人,耍着把戏的卖艺人。
然后,蝶衣出场了,似乎他的出场就暗示了他以后的悲惨命运。关师爷的一句“老天爷不赏饭吃”让他承受断指之痛,母亲的离去也让他从此无家可归。
个人觉得对蝶衣感情的理解是最关键的一点,对这个人物最深刻的印象倒不是他对师兄的爱恋,而是他对戏剧的痴迷,那种不分戏里戏外的人生态度,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他对师兄的爱恋也是分不开的。
记得有一个情节,小楼为了生存当掉了唱戏的行头,而蝶衣却宁愿烧掉戏服也不愿意把它交出去,这让人觉得段小楼也许只是为了生存而唱,但程蝶衣却是因为热爱而唱,即使这条路是他被迫选择的。
蝶衣和小楼,小四,菊仙后来大半辈子的烟火就不再提了,有时间会再精读一遍。只插一句题外话,也是由霸王别姬戏曲突然想到的。不知道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国粹,现在还有多少人可以欣赏的来,流行文化的发展逐步替代了传统文化,搏眼球赚流量也远比下功夫琢磨老本行来的快,如书中所写——
【抗战的人去抗战,听戏的人自听戏,娱乐事业畸形发展。找个借口沉迷下去,不愿自拔——谁愿面对血肉模糊的人生?】
只是觉得,这也许是一个戏曲不再繁盛的时代,但不应该是一个可以遗忘传统的时代。
【是的,这个时代中再也没有英雄了。活下去,活得无风无浪,已经是很 “幸运”的一回事了。不要有远大的革命理想,不要有鲜明的阶级立场,更不要有无畏的战斗风格。
不要一切,只要安度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