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9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900字
“一九一五年,毛姆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发表,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刊发了一篇书评,称这部小说的主人公菲利普·凯里和许多的年轻人一样,“为了天上的月亮神魂颠倒,对脚下的六便士视而不见”。毛姆喜欢这个说法,所以才有了一九一九年出版的《月亮与六便士》这一本书名。”
首先我们要确定此书中并无任何月亮与六便士的文字性叙述或者评论,毛姆在这部小说中谈论了“理性与现实、艺术与生活、社会与自我”,最关键的是讨论人类的感情。主人公查尔斯并非是没有感情的,没有感情他不会创造出最后的巨作。只是这种感情在他的灵魂中不断的锻造,超越一般人所认知的、普通感情具象表现形式。理想与现实,崇高与卑贱在此书中并非对立。
很遗憾,很多人都把主人公看作是为了艺术抛弃妻子,自私且毫无人性的代表。查尔斯背叛拯救他的德克·斯特洛夫,和他的妻子布兰奇上床,然后又抛弃布兰奇导致她喝草酸自杀。德克只是理想与现实中的 “现实”代表,现实就是可以重新获得爱情,不挨饿受冻。肉体的情欲强迫他和德克的妻子结合,以激发创作的激情。这种激情在初级阶段,只是身不由己的情欲,当他有了更深层次的追求就转变为人类创造的本能,体现在最后查尔斯在塔希提和阿塔结婚这段描述。
同样有很多人读完此书产生强烈的欲望:放弃地下的六便士去追寻的月亮。每个人的月亮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美。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爱情,爱情可以是枷锁也可以是港湾,爱是欲望,也是灵魂需求的另一种更高的爱或自由的表象。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难以知晓。
所以追寻月亮不是一定要断绝亲情,承受孤寂、痛苦、折磨,让灵魂得以涅槃,追寻人类最原始的情感这一种方式。就如同船长是凭借生活激励着自己创造“美”的热望。毛姆只是温柔且理性的给我们分析,没有道德的枷锁,没有非理性的离经叛道,他希望我们自己内心能够发现什么是生活,存在的意义。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心平气和是生活,追求金钱、荣誉和地位也是生活,取决于自己如何看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