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毛泽东传》读后感_3000字

2019-10-09 21:31:53 读后感

《毛泽东传》读后感3000字

我读《毛泽东选集》

经典就是要反复重温,凌晨读《毛泽东选集》,反复咀嚼毛泽东思想之精义。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寥寥几言,却字字珠玑,今天读来,依然拷问灵魂。此文为了纪念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同志在安塞炭窑的牺牲而写,标题是此文的核心主旨,同时也深刻阐述了我们党的基本宗旨,就是“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感触最深的有三句话,一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二是“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判指出。”三是“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及新时代下,党的任务有了新变化,时代有了新发展,人民群众有了新要求,我们坚持党的宗旨也遇到了严重挑战。“吃水不忘挖井人”、“未忘初心”是每个人应有的优秀品质,鱼不能离开水独立翱翔,每位党员同志都应反思,如今物质条件改善了,社会和谐稳定了,我们的那颗全心全意的“初心”还在吗?和人民群众的距离远了吗?人民群众给我们提的意见我们吸纳了吗?是否愿意随时为人民群众的利益牺牲?《为人民服务》发表于1944年,距今天也过去70多年了,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重新学习,常读常新,对于我们牢记党的宗旨,坚持共产党人本色,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意义重大。

《整顿党的作风》

《整顿党的作风》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提出了著名的“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之风在今天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长期坐在办公室“充耳不闻”、“闭门造车”、“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凌空蹈虚”就是一种主观主义,“各人自扫门前雪”、“不关我事,高高挂起”、“自私自利”、“推诿扯皮”、搞“小山头”、拉“小团体”就是一种宗派主义,写文章空话连篇、不得要领、穿靴戴帽就是党八股。学风党风文风的好坏关系到党本身的发展以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兹事体大,不得不察,此风不除,危害甚大。“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是内在要求,着力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久久为功,标本兼治。

《反对本本主义》

《反对本本主义》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本文是为反对1930年红军中存在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写,第一次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反映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体现了毛泽东同志尊重唯物论、尊重群众实践经验的彻底革命精神。毛泽东对本本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认为某些共产党人“以为上了书的就是对的”、“开口闭口拿本本来”,他们不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和审察,而是一味盲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实事求是”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毛泽东思想和核心,是“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思想的对立面和杀手锏。根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我认为调查研究是开展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和源头活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然要求。一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调查研究,加强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走马观花,不搞形式主义,带着问题下去,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寻找答案,真正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二是要以研究问题为方法。研究问题的前提是要了解问题,要深刻挖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注重研究方法,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实地考察等就是很好的方法,《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是一篇很好的范文。三是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带着问题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后解决问题,应为基本逻辑和思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科学决策。

《实践论》

《实践论》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遥想早年的毛泽东,深受其老师杨昌济唯心主义思想的感染和影响。1936年同斯诺谈话时,毛泽东回忆说:“我写了一篇题为《心之力》的文章。那时我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杨昌济老师从他的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高度赞扬我那篇文章,给了我一百分。”其唯心主义思想,可从毛泽东读书批注和往来书信中窥其斑豹。《毛泽东给黎锦熙的信》中,毛泽东写道,“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读谭嗣同《任学》,认为“心力与体力合行一事,事未有难成者。”读朱熹《朱子语类》、《四书集注》,认为,“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际。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读泡尔生《伦理学原则》,认为“小大生于有无,有无生于心理。”“我即实在,实在即我,我有意识者也,即实在有意识者也。”

《实践论》是毛泽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毛泽东1937年在延安窑洞所撰著,旨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总结。《实践论》揭示了认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历史的实践,认识只能依赖于实践并在历史中辩证地发展。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经过认识和实践的多次反复,人们才能在实践中得到预想的结果。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交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知道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收录于《毛泽东选集(第四卷)》。这篇文章是对党的领导经验和工作方法的深刻总结,是对党委会工作方法的深刻总结,今天读来,依旧感触颇丰。从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我们能够很好地体会到党内民主原则和精神。毛泽东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形象地把党委书记比喻为“班长”,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他指出,“党委制是保证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党的重要制度。”这就要求党内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个人与领导、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这就要求机关内部要团结共事,求同存异,这就要求将党内民主贯穿始终,先民主,后集中。先民主就是要善于听取一切有益的建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后集中就是说党委会是一个领导集体,这个集体必须团结、和谐。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体现,是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坚持的工作方法和原则。

  •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_读后感_3000字
  • 《禅者的初心》_精选读后感_3000字
  •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不打、不骂、不动气的温暖教养术》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_3000字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读后感_3000字
  •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读后感_3000字
  • 《奇风岁月》读后感_3000字
  •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_3000字
  •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后感_3000字
  • 《白鹿原》读后感_30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