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皮囊》读后感_1200字

2019-08-14 23:44:14 读后感

《皮囊》读后感1200字

写读后感时,已经离我看完蔡崇达的《皮囊》有一周的时间,迟迟没有下笔,但这本书让我感受颇多。

为什么会被这本书所吸引呢?我第一眼是被这本书的名字所吸引——皮囊二字。之所以对这两个字印象深刻,是因为老胡曾在他的《幸福的拾荒者》中写下了一句话——如果皮囊不能修复,就用思想去填充。因此,当我在微信读书上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所吸引了。后来慢慢地品味这本书时,我才发现这里的皮囊二字具有更加深刻、更加现实的含意,又很讽刺地感觉到自己之前的理解太过狭隘。

“如果皮囊朽坏,那么还剩下什么?—灵魂!”这是为这本书写序的李敬泽老师给出的答案。也许看过奇异博士的同学,对这个答案表示很接受,皮囊朽坏了,灵魂是可以出窍的。那么如果再问“如果心死了,拖着一副皮囊是否如同行尸走肉?”。在这本书中,作者在写父亲的那篇文章中给出了答案。作者的父亲自中风以后,从不接受这个现实,每天按着严格的作息表进行无谓的康复训练,到完全接受自己已经瘫痪的事实,像小孩一样,动不动就会耍小孩儿脾气。父亲从不接受现实到完全接受这幅皮囊,从当初的不甘心到最后的死心。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作者的心理描写,作者会试着揣摩每个人的心境,并用那些看似平淡的语句描写下来,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就如同把读者直接拉进书中一样,和作者一起面对面地体会当时的那些人那些事。特别是在那篇《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作者把这种手法发挥到了极致,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描绘这种攸关生死的沉重话题,同时可以做到让读者身临其境。

每次做火车的时候我都喜欢坐在靠窗的位置,欣赏远处的风景,看着窗外的一些房屋以及那些陌生人。有时候我看到窗外一个院子里一群人坐在一起闲话家常,我会想这些人在聊些什么呢,他们又经历过什么呢。在这本书中,作者的一些文字描写让我产生共鸣“我就这样短暂参与了他们的生活,刚开始铺张关于他们命运的想象,却又被迅速带离。”“作为游客,惬意的是,任何东西快速地滑过,因为一切都是轻巧、美好的,但这种快意是有罪恶的。快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风景,无论对当事者多么惊心动魄。”

这本书揭露了人最本质的一些东西——丑与恶、美与善、生与死、友情与亲情。“我才发觉,我其实不认识父亲,即使我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严格来说,我只是知道他的人生,只是知道他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地看见并理解他。”这是作者的在后记中的一句话,耐人寻味。看完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心去看见每一个人!

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马塞尔·普鲁斯特

这是作者最后在后记中写的一句名人名言,整本书通读下来,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这本书中让我感受最深,触动最深的文字往往是我内心最在意的东西。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