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_1200字
《为何家会伤人》读后感1200字
看了这本书,有些现象之前没有去探寻过为什么,但这本书也给了点启发,不能通过一本书就说自己明白了什么,不过也确实有所悟就根据自己身边真实的见闻浅谈几点吧!
1.关于家庭排序问题
先说下我家吧,基本上老妈老大,曾经偷偷给老爸手机上备注过老妈为老佛爷,然后就是我,老爸地位最低,估计现在大多数的家庭应该也都是这种情况。结了婚生了孩子,基本上以后关注点更多都是在孩子身上,亲子关系都往往远超了夫妻关系,尤其是母亲情感重心的转移,慢慢的,两个人磨合得来的就成了搭伙过日子,貌似就是一个家,磨合不来的就散伙。任何一种情况之后的弊端都很多,妈宝男,娇滴滴小公举,或者离异家庭孩子从小得到的爱是不完整的,看着以为没什么,长大安全感的缺失,向别人索取爱和安全感,这些未必不是那些因种下的果。只愿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年轻父母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把夫妻关系放在首位,亲子关系才是顺一位,陪伴到老的是另一半,而孩子迟早有自己的生活。
2.关于愚孝问题
这个问题应该是父辈母辈那一代比较严重,那个时候基本上一家几个孩子,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女孩子出嫁前在家里得到的疼爱远比男孩子少的多,出嫁后作为孝顺贴补给父母的钱,他们仍旧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把那些给儿子,这些没办法干涉,女儿孝顺父母是本该做的,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有甚者伸手找女儿要钱给已经成家立室的儿子买这买那,这做女儿的到底怎么做既不被道德绑架又不是愚孝?如今的一代,80.....90后,很多女儿出嫁前要听妈妈的话,找男方要房,车,彩礼,有多少存款之类,听了就是听话,不听就是忤逆,所以说现在的房价都是丈母娘带起来的是有道理的,既然到了可以结婚的年纪,就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能一棒子打死那些一定要考虑外在条件的,但一定要自己去思考什么是自己要的。
3.内在的我的投射问题
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吧,曾经的我也想过,以后结婚了要带孩子去吃各种各样的美食,带孩子去逛遍所有好玩的地方,女孩子小时候要给她留长长的头发,我要给她编好多可爱的辫子,一天换一个,买好多可爱的小衣服。。。。。。这所有的想法,不正是我自己内心是孩童时代的憧憬吗,我小时候,一直是短发[捂脸],所以我想要把它投射到我将来的小孩子身上,这是最简单的例子了。再比如我们都经历过考场上决胜负的时光,知道考试前生不如死什么感受,知道没有自由的高压生活是什么样子,但现在还是一批一批的家长不光正常上课一大堆课外习题给他们侯着,当做当夜宵,周末带着孩子屁颠屁颠学这学那,从小给他们这么大的压力,还美名其曰,为他们好,自己明明经历过,如果将来他们反弹起来,所谓的好不也是付之一炬,更加大了他们的困扰,尊重他们自己的想法,适当引导就好。
看完了这本书,想要说的感受挺多的,奈何明早早起运动,不然就泡汤了,就先这么多了吧[捂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