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奥威尔作品集)》读后感_1200字
2019-08-03 16:40:14 读后感
《1984(奥威尔作品集)》读后感1200字
【简介】 “ 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 对《1984》这部书大多数的官方推荐评语是“ 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乔治•奥威尔极尽笔墨去刻画的大洋国世界里,林林种种象征性符号,例如:电屏中的“老大哥”、“思想警察”、真理部、仁爱部、富裕部、和平部……在其世界中无一不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实在难以称之为人,最起码不能算是“自由人”)都完完全全的被严密地控制和枷锁,无论是身体生理上行动,还是头脑精神的活跃都时刻受人“监视”。
- 无处不在的“电屏”、无处不在的“思想警察”,亦或是你的至亲都从小(甚至在其胚胎形成之前)就受到严格的“大义灭亲”的“正统教育”。《国语·周语上》中曾记载“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周厉王姬胡再暴戾恣睢只能控制人的言论,也难至于“诛心”,思想上的控制,让你从小受的教育,成长中的耳濡目染,现实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这是何等的可怕!头脑中幻想,若我们的明天也是这样,不禁冷汗涔涔、头皮发麻。索性一语成谶,这一天真的存在,我们也许并不会有此时此刻这般感想,想必也早已被洗得脑回路铺平,锃光可见了吧。
- 书中的许多东西让人难以捉摸却又值得回味,以我仅有的知识水平和见识度能够为之解读的东西实属九牛一毛微不足道。想必读过此书的人在读书的过程中却也总会和我一样,用有限的学识去对应书中奥威尔所描述的一些人事物吧。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最后,温斯顿被捕,在“友爱部”等待审讯的时候碰到了派逊斯。派逊斯很高兴地承认了自己所犯的“思想罪”,并且很自豪地夸奖(我不知道是不是出于真心的)自己七岁的女儿的举报:“她在门缝里偷听。一听我的话,她第二天就去报告了巡逻队。一个七岁的小姑娘够聪明的,是不是?我一点也不恨她,我反而为她觉得骄傲,这说明我把她教育得很好。”更有意思的是,七岁的小姑娘在门缝里听到的是他父亲梦中的一句话:“打倒老大哥!”多么生动形象的“大义灭亲”的光辉典范,当小说照进现实,血淋淋地指证着经历者的“过往事迹”,我国的某个历史时期却近乎书中所描述一样的“完美”吻合了吧。
今之视昔,亦犹后之视今。过往种种,无论是纵观上下几千年,还是横览世界各民族,从人类权利意识诞生之日起,历史的车轮碾压出的轨迹后人无不依辙循蹈。历史让一代一代的人经历着那些“同样的事”,一代一代的人便也按部就班起来。权力!获得权力的目的无非就是纯粹为了权力!这场早就设计好程序的游戏——权力的游戏,究竟谁被谁玩弄于股掌?我们向来认为是那个甘忍“高处寒”而如饴的人。也许是吧,也许不是吧!子我皆非鱼,焉知鱼之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