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_900字
《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修订版)》读后感900字
与近年来很火的人类简史相似,贾雷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也是一部打通了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社会学综合类的科普读物。为什么不同大陆的人类社会以不同的速度发展,为什么同是欧亚大陆却是欧洲人包括美洲与澳洲的欧洲移民成为现今人类社会发展的引领核心,是什么导致了人类文明摇篮的新月沃地和中世纪强国中国的没落?
对于以上问题,贾雷德秉持的是地理论观点,即认为各大陆民族长期历史之间的显著差异,不是源自这些民族本身的天生差异,而是源自他们环境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导致了粮食生产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在文化技术政治领域将这种不平衡扩大。
读过尤瓦尔的人类简史的读者一定对其是小麦驯服了人类,而非人类驯服了小麦的论点印象深刻。两位作者对农业革命的不同观点或者说是不同角度的论证是非常能引人思考的一个点。
相对于人类简史,贾雷德更侧重于农业革命带来客观事实,也对其描述的更为细致,在他看来,农业革命与人口增加哪个在先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从狩猎采集到粮食生产也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程,且并非非此即彼,大量的社会存在两种形式长期并存的现象。而粮食生产的优势和继而带来的文化技术政治发展自我催化效应注定了整个人类文明从狩猎采集社会向粮食生产社会更迭,要么采纳要么被征服。所以,尤瓦尔认为的狩猎采集社会比粮食生产社会更幸福事实上只是一种有趣的想法。
对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作者也给出了一定的篇幅进行了阐述。从地理论入手,中国的地形导致了中国成为世界史上少见的长期政治大一统国家,地理位置又导致了中国在欧亚大陆相对孤立的状态,北方游牧民族的频繁侵扰带来的战争也对中国文明进程带来影响。有意思的是在君主专制,地理孤立和战争这三个作者认为对中国发展影响最大的本质原因里,有两个方面即政治与战争都是作者认为的争议项,因为政治的统一和战争在人类历史里都扮演过推动或阻碍发展的双面角色。这让我想到了矮大紧在分析中国为什么在甲午战争中落败的国运论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在工业革命以后的衰落,可能真的只是一个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