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台北人》读后感_1100字

2019-08-06 01:21:02 读后感

《台北人》读后感1100字

人,要活下去,要不败亡,最多只能这样——偶然回顾。
十四个第一批从大陆撤退来台北生存的人。我想他们不应该叫“台北人”应该叫“外乡人”。他们深扎在家乡里的根,在江南的呢喃软语;在朔北的粗狂;在山清水秀的柔骨;在上海百乐门的人影跃动;在炮声隆隆的北伐战场;…后来他们,都像掳断了根,飘到了台北。成为“外乡人。”
他们。歌妓、舞女;老兵、空军遗孀、老佣人、饭店老板娘、年华老大的同性恋电影导演、教授、老者等等。他们,在这片异乡的土地,同样风情地生活,可是异乡,仿佛就像一座高山,把“过去”和“现在”隔开了白昼和黑夜。过去是爱是灵,现在是欲是肉。而最让人觉得心酸可怜是,人们往往不甘于只保留一份记忆。他们要把这份凝固的过去,抓回移置现实中,以为这样就能和从前一样,却不想到流动的时间,无法载纳冻结之片刻。“过去”,永远不能变成“现在”。每每读到好几处,今昔颓败,糜烂,与往日好不意气风发,百转千回的眼眉低垂,真真那人,那景,就是最嫩的枝绿,而今都在异乡的水景,不养人呵,催人老,化作枯枝烂叶,心酸泪。
曾经能写到我心坎里的那抹,是张爱玲笔下的电车黄灯,那些人山人海,都在静安公寓的一隅倾落,我太痴迷那个时代里风情万种,那飘来胭脂水粉香,还有最不折的清骨。只是后来的世,都浊了。
白先勇,在描述着一场一景,一低一眉,有时和张爱玲很像,但是他的游园惊梦,百转千回里落下的红袖泪,是温的。他的朴公案台的笔墨纸砚,是清的。而我始终觉得,爱玲应该更悲壮,更符合她喜欢的苍凉,更是千疮百孔的袍子里的虱子。
白先勇说他一生最大的幸 是红楼梦。张爱玲说她一生最大的恨 是红楼梦。但他们都始终用孤寂的目光,注视着注视着光陆怪离的人世万象。
这一本书,有太多想说的感慨,每章都有,无言独上西楼,是道不尽,几多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最后我只想说给我最强烈「外乡人」那样的感觉是
「那年从南京城移来的名种,那年秋天,人都这样说,日本鬼打跑了,阳澄湖的螃蟹也肥了,招翻得像一顷白浪奔腾的雪海一般。那年秋天,人人都说:连菊花也开得分外茂盛起来——
而现在,在台北。
她看到中央有一两棵花朵特别繁盛,她走向前去,用手把一些枝叶拨开,在那一片繁花覆盖着的下面,她赫然看见,原来许多花苞子,已经腐烂死去,有的枯黑,上面发了白霉,吊在枝桠上,像是一只只烂馒头,有的刚萎顿下来,花瓣都生了黄锈一般,一些烂苞子上,斑斑点点,爬满了菊虎,在啃啮着花心,黄浊的浆汁,不断地从花心流淌出来。」
粗略写此感想。而这是一本很值得放在书架里的致敬。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呼兰河传》_读后感_1100字
  • 《鬼谷子(白话全译)》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100字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_读后
  • 《此生未完成》_读后感_1100字
  • 《阿勒泰的角落》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