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读后感_900字
《南京大屠杀》读后感900字
看这本书注定是压抑的。尤其是晚上下班后在车上阅读时,负面心情是成倍增长的(黑夜的黑暗总是能更加煽动自己内心的情绪),真的会一直在心里爆粗口,恨不得自己也能手撕几个XX。
看到受害者们被各种手段折磨致死,凌辱致死,总会把自己带入到那个环境中,想象着假设是自己被打被杀被活埋被各种极刑杀害,而我远远无法想象到他们哪怕千万分之一的痛苦。
现代社会中,假设一个凶手对他人施行其中之一的日军残酷手段都让我们难以忍受,大为震惊。而当时的日军竟然能如此丧心病狂的杀害几十万人!简直没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震惊和愤怒!
而像文中提到的那样,我们被俘虏的人数远远超过周围日军人数,但却几乎没有人反抗。尽管日军持枪荷弹,但不拼一个死字,拼了有可能也是一个死字,如果同样是死,我宁可选择后者,即使我面临的是“送人头”的结果。但再转念想想,可能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那样吧,“生无可恋”,心理上已经一潭死水,身体上骨瘦如柴,饥肠辘辘……太多的因素导致了不抵抗的结果吧,心死了,人就跟着走了。唉,这个也说不好……反正这段大屠杀历史对我来讲,有太多不能让我理解和接受的事情。
南京在大屠杀期间成了人间地狱,到处充斥着恐惧、绝望、鲜血……书中提到的好多情节都是我以前在影视作品上看到过的。
当我还在读小学时,某年的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学校给我们观看了《南京大屠杀》的片子,直到现在我还对里面的很多情节记忆犹新,感觉就是“童年阴影”。比如日军用刺刀挑出孕妇肚中的孩子,看着鲜血淋淋的孩子肆意大笑,面目可憎。比如日军闯入平民家中,将一个婴儿扔进滚沸开水的锅中等等,全班响起惊叫声,震惊于这些野蛮残酷的反人类行为。
作者张纯如在写作过程中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撼,导致失眠、厌食,但她仍然坚持完成这本著作。向她致敬!
目前看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这部分了,还没有看完。但是想到最后的审判结果心里就堵得慌。
一路过来,我们真的遭受了太多。好在现在的我们蒸蒸日上。
希望,和平能永存,战乱别再来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