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千年一叹》读后感_1200字

2019-08-19 03:49:08 读后感

《千年一叹》读后感1200字

六个半小时。
这场千年之旅是历史之行也是文化之考,这声千年之叹是赞叹也是惜叹。
与其说写篇书评,更应说仅是一篇读后感,因为在阅读之前我对除本国之外的古国文明不甚了解,深知自身的浅陋便不敢妄加议论,如有不足还望指正。
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基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作者一行跋涉数万公里,走遍文明发祥地。感谢余先生在面临种种危险依然坚持用文字带我们完成这场千年穿越,未经雕饰的文字反而真实又珍贵。余老先生并不奢求用有限的篇幅穷尽文明的起源发展,即使是人类探索出的已知文明也只是真实历史的冰山一角,余先生只是将自己一路所看所闻、所思所想倾诉读者,在他笔下,古代文明比历史书上的遗址照片来得震撼。
千年的文明,依然是我们歌颂、赞美的对象。爱琴海边神秘岁月留下的石柱群,至今依然未知的人类奇迹金字塔,犹太教的最高圣地哭墙,沙漠里的“玫瑰色的城堡”佩特拉,巴比伦古城经受“复原”之后唯一留存的沥青路......遥远又神秘的古文明穿越时空来到现代人的面前,虽已是老态龙钟的残缺模样,但千年岁月赋予他们厚重的气质,他们像一位位在日月辉映下蹒跚而来的老巨人,接受着无数后代的崇敬与朝拜。人类文明由他们而生,由他们而育,我们的现代文明有源有根是多么让人骄傲和感动的事,无论文明的族谱记录到哪里,面对老祖宗,我们只能谦卑致敬。
但是荒芜的现状、残酷的争斗、战火与硝烟,辉煌的古文明对比现实的衰败,似乎让我们听到了老祖宗的叹息。千年文明的河流滋润了沿岸所有的人类聚集地,自己却逐渐干涸,全然失去了最初的鲜活。战争入侵、宗教冲突、自然灾害、文化互噬都反复折磨着古文明,直至今日,竟只剩古中国文明绵延未绝。
作为世界五大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并不算最年长,在其他古文明逐渐消亡暗淡之时,中华文明即使几经摧残,也屹立不倒,结合余先生的观点,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文字统一,二是地理环境阻隔,三是对小国文化的强大包容力,四是追求实用理性、中庸之道,五是科举制的确立。
中华文明能否万古长青还是未知,面对盛极而衰的自然天理,人类的力量微如草芥,但悲观主义只会加剧毁灭,唯一的道路是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历经其他文明的消亡,终究要回归到对现存文明的反思。现世文明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安稳和平,极端主义恐怖主义正威胁着许多国家,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也更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现在要推崇传统文化,抵制外来侵略文化了。文明的滋养是润物细无声,从小培养起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文明传承的应有之义,文明的后代若无视甚至轻视文明,那文明也离毁灭不远了,再看如今的一些“慕洋犬”,老祖宗还在这呢却对着别人摇尾巴喊爹爹。
人类的延续需要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和谐,也需要文明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也是为何我们对外提倡“一带一路”,对内提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由此,中华文化在历经灾难的沉寂后,已然焕发出新的生机。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