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_2300字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2300字
英国哲学家、作家弗兰西斯·培根在他的散文《论读书》中谈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的好处,人人都知道。然而当你拿起书本,却发现史书太枯燥,诗太晦涩,数学太纠结,科学太高深,伦理学太烧脑,逻辑修辞太无聊。要么就读不下去;即使硬着头皮读完了,却还是一头雾水,觉得不如不读。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如何阅读一本书》告诉你,也许是你读书的方法出了问题。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共同编写的阅读方法指南。艾德勒是美国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传奇人物。他曾为了追寻自己的记者梦辍学到报社打工,后来为提高写作技能去上大学夜校,经过不懈努力最终留校任教,还拿到了博士学位。他主编了《西方世界的经典》并且是1974年第十五版《大英百科全书》的编辑指导。范多伦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他在和艾德勒一起编撰《大英百科全书》期间,把艾德勒编著的第一版《如何阅读一本书》进行了大幅修编增写,成为我们今天读到的《如何阅读一本书》。
全书共四篇二十一章。艾德勒和范多伦认为,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这四个层次的阅读,层层递进,每个层次的阅读都需要读者达到相应的阅读水平,掌握对应的阅读方法;而真正读懂一本书的秘诀,在于分析阅读。
下面来介绍一下书中的内容。
一、基础阅读和检视阅读:读懂一本书前的准备
基础阅读:大多数人在初中毕业时就已经在基础阅读层次里达到熟练了。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认识大多数的字词,能读懂句子的意思,能运用一些阅读技巧,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阅读水平从此就停留在了这个层次。
检视阅读:检视阅读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读者首先通过翻看书名、目录、索引、出版者介绍这些部分,了解书的基本信息,然后随意地翻书,翻到哪里读哪里,看整本书的论点是如何发展的,看一本书是否值得细读。另一种是粗浅的阅读。碰到一本难读的书,一口气读下去,关注能读懂的地方,忽略不太懂的地方,接下来再读就容易多了。
二:分析阅读:读懂一本书的秘诀
一位优秀的读者,读完一本书后应该能弄清楚四个基本的问题:1)这本书的主议题和分议题;2)作者对这些议题发表的观点;3)对于这个议题的讨论,能判断作者说的是否有道理;4)这本书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的联系。
分析阅读第一步:从整体上把握一本书
1、判断出这本书的类型。读小说和读历史是有区别的,读故事和读数学是有区别的。
2、读完后,试着用最简短的句子,说出这本书主要在讲什么。
3、按照书中内容的顺序和关系,列出整本书的大纲。
4、弄清楚作者试图在书中解决的问题。
至此,你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了,即这本书的主要议题和分议题是什么。
分析阅读第二步:从内容上把握一本书
1、找出书中的关键字词,弄清楚它们在书中的意思。例如,本书中的“阅读”是指“为了提高理解力而读书”,不是“为了消遣或者娱乐而读书”。
2、找出作者对书中的主题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
3、找出作者是如何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4、看作者在书中回答了哪些问题,没有回答哪些问题。
到这里,你可以回答出第二个问题了,即作者对书中议题发表的观点。
分析阅读第三步:评价一本书
评价一本书要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要确保你读懂了这本书,并且评价一定要有理有据,而不是仅凭个人喜好。判断一本书好不好,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作者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用到的知识是否充实;作者在证明自己的观点时用到的知识是否有错误;作者的论述是否符合逻辑;作者的对一个观点的分析是否全面、完整。
至此,你可以回答出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了,即作者对书中议题的论述是否有道理以及这本书和你的生活实际有什么联系。
分析阅读让你在无限的时间里,用系统的方法,去消化一本真正值得读的好书,让书中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三:主题阅读:读懂多本书的秘诀
分析阅读帮我们透彻地读懂一本书。但是,要想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某个领域,只读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去了解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是如何看待同一个问题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主题阅读。
做主题阅读需要的准备
提出要研究的主题,参考图书索引、专家意见等方面的内容,列出一份主题阅读的书单。利用检视阅读,找出与主题相关的书籍,并弄清楚每本书和主题的关联是什么。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1、浏览列出来的主题阅读书单里的每一本书,找出每本书中与主题研究密切相关的章节。
2、根据主题,创造出一套自己的词汇,使书单中所有作者的语言都能被翻译为你所创造的这套语言。
3、提出你要研究的问题,并根据这个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列出这些问题,找出各个作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4、根据各个作者对同一问题的回答,找出有争议的地方,确立议题。
5、对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获得对研究主题的一个比较全面的认知。
进行主题阅读,就像参加一场专家研讨会。你列出的书单的作者,就是研讨会上的专家,而你就是会议的主持人,引导专家们对这一问题进行辩论和探讨,只不过,此时,专家们的观点不会自己说出来,而要靠你在书中去发现,去整理。
“有的人在25岁就死了,但是到75岁才被埋葬。”美国政治家、科学家富兰克林的这句话,发人深省。有多少人,在还很年轻的时候,就习惯了日复一日地重复每天的生活,不再好奇,也不再思考。
但是,我相信,会阅读的人,永远不会落入这种困境。“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池水有活水的注入,就会保持清澈。心灵有阅读作为精神养料持续供给,便能始终保持鲜活。因此,《如何阅读一本书》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阅读方法,更是获得个人终身成长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