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1200字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1200字
说实话,当初我在书店买下这本书,完全是冲着17年石黑一雄获诺奖的名气,想看看他到底好在哪里。一排他的作品摆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这本书优美的名字与精美的装帧吸引了我,遂毫不犹豫带回了家。
阅读这本小说,真的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石黑一雄的文风很独特,带有日本人的隐晦与英国人的克制,即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也总让人持有隐隐的不安与怀疑,这种叙述风格是我从未见识过的。
叙述者悦子是一位移民到英国的日本女人,在小女儿妮基来看望自己的五天里,她回忆起二十多年前,她在二战后的日本长崎的生活。小说不停地在悦子与女儿的对话、以及悦子对二十年前的那对母女(佐知子和万里子)的回忆时间切换,期间还隐晦地暗示出悦子大女儿景子自杀的事实,这种缺少故事情节的叙述与复杂的时空一度让我摸不着头脑,让我怀疑是不是出版社出现刊误,抑或是石黑一雄徒有虚名。读完全书,我才发现这是作者可以营造的效果。“回忆,我发现,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正如悦子曾在叙述中说道。
悦子回忆中种种矛盾与空白,一开始就让我感到各种怀疑与不安。作为佐知子母女的邻居的她,为何总是与佐知子呆在一起,帮她照看万里子?为什么是悦子一次次在河边寻找万里子?为什么与佐知子母女去稻佐山游玩时,是悦子为万里子买玩具、帮她说话?为什么悦子在夜晚的桥边,劝说万里子与佐知子离开日本时,用的人称是“我们”?重重迷雾直到小说结尾才被拨散,克制成一抹远山淡影的回忆终于露出了真相的端倪,悦子与妮基回忆起二十年前稻佐山的游玩,“景子那天玩得很开心”,终于向读者破译了刻意篡改的回忆——原来佐知子与万里子母女,就是悦子与景子母女。那一刻,好像又一股电流从书流出,导遍全身,一切之前的疑惑不解瞬间层层解开,醍醐灌顶,酣畅淋漓。
佐知子一心想带女儿去美国,说是为了女儿更好的发展,其实也隐含自己小时的梦想,即便幼小的女儿宁愿留在日本。而悦子一直是一个旁观者的形象,作为一个传统尽职的日本吧妻子,对佐知子施以援手。石黑一雄想让读者明白,悦子是通过佐知子,来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甚至是疏解几分对从前的自己的悔恨与不满。在伦敦做社工时,石黑一雄发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总是不会直截了当、坦白地说出自己的故事,而是借别人的故事来倾吐自己痛苦或是不堪的回忆。这种克制的文风,早就了这本独特的小说。
当我读罢此书再回去细细咀嚼时,才发现小说中丰富的伏笔、环环相扣的情节都设计巧妙,那些存疑之处都可以找到解答。
我不知道石黑一雄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是为了体现二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许是突出日本和英国的文化差异,也许他只是想讲一个故事。我也无法从这本书里总结出什么深刻的大道理,因为不是所有的文字都指向某个世俗的意义。只愿我们都不要拥有追悔莫及的回忆,如果有,也请看淡它,直到它模糊成一抹远山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