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_1900字
《爱你就像爱生命》读后感1900字
『写在前面』咳咳,下面是一篇非常正式的读后感,不长,大概一千六百来字吧。[捂脸]你以为我会闲的没事写个书评写这么长?不你错了,我只是在完成一个读后感的作业然后顺便发这儿来的[捂脸]
然后就是文笔不好,又臭又长的那种,前后写了5、6个小时吧,因为拖延症+没思路,坐在电脑前疯狂挤牙膏,于是一个美好的周末就这么没了。写的真的差,我自己啥水平我自己知道,发这儿就是为了以后看看自己当初文笔有多么的幼稚。所以,慎入!!!
好,此处为分割线——————————(此处应立即切换情绪至严肃模式)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读《爱你就像爱生命》有感
知道这本书,源自于王小波的一句话:
“一想到你,我这张丑脸上就泛起微笑。”
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在哪里看到的了,但却没忘记这句话乍然跃入眼帘时带给我的那一刹那的惊艳,大概就像夜晚你一个人正漫不经心地走在路上,突然有朵璀璨无比的烟花在你面前腾空而起,那样猝不及防的欢喜。
仅仅因着这惊艳,我找来原本,前后差不多花了3个月的时间才读完。看别的书将阅读时间拉得太长,原因无非篇幅太多或者内容过于艰涩枯燥,可《爱你》,却是因为这些文字单纯美好的让人不忍卒读,总觉得要细细品味才不会错过甚至亵渎那字里行间满满的情意。
由一封封情书汇编而成,这本书里字字句句都充盈着王小波对李银河的爱意,那样的直接和热烈,读来颇让人心动乃至于羞红了脸。有书友读完后感叹:真的很羡慕这样的爱情了。
自人类产生意识以来,爱情就一直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那到底什么是爱情呢?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吗?是纵情相伴风花雪月吗?是一见钟情乍见之欢吗?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我总觉得,这个问题就像线性代数题一样,是有最优解的,而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便是这个最佳参考答案。
“爱情是两个人之间发生了浪漫的激情,这激情是指向对方的灵魂的。”
1978年李银河因工作原因去往南方,因而与王小波来了场扎扎实实的“异地恋”,王小波“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相思之苦实在难以排解,于是一封又一封的书信飞过山川与河流,飞过丛林和田野,飞向所爱之人的怀中。他在信中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思念:“你要是回来了我就高兴了,马上我就要放个震动北京城的大炮仗。”
而李银河对此的回应是什么呢?她说:“小波,我非常非常地想你,特别是在紧张工作的间歇。我觉得这世上好像除了你和工作,什么都不存在了。”
爱情大概是会将两个人同化的。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直表心意,恨不得将自己所有的热切和想念一股脑地塞给对方,而这大概就是李银河口中“浪漫的激情”吧。纵览全篇王李二人往返的书信,借用时下某匿名app的宣传语,那他们无疑是彼此生命里的soulmate--灵魂伴侣了。
“爱情是助渗剂。”
王小波说自己是个不太容易被人影响的人,可就是一个这样固执的人,下一秒却在顷刻间“变脸”:“我是比较不进油盐的人,但你来影响就不同了,爱情是助渗剂。”甚至委屈巴巴地请求:“你不要逼我把我的坏处告诉你。请你原谅了这一点男子汉的自尊心吧。我会在暗地里把坏处去掉。我要自我完善起来。为了你我要成为完人。”
“完人”固然夸张,却表明了王小波愿为对方改善自己提升自己的一腔真诚。相比起花前月下声色犬马,我以为这种因爱互相勉励共同进步的感情更有意义。
“爱情从来不说对不起,也不说谢谢。”
不说这两个词的原因,在于信任。我一直觉得,爱是由很多部分构筑而成的,给一个人爱,就要将自己的信任一并给予对方。如果你一边说着爱对方,一边做着查手机查行踪等不入流的事,那我觉得你的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变质了。是你的抢不走,能被撬走的也不值得去挽回。像李银河说的,“我们高高兴兴地自自然然地往前走”,一不小心就到了白头。
知乎上有个很火的提问,“什么是爱情最好的样子?”看完《爱你就像爱生命》,我认为爱情最好的样子当如王小波和李银河,简单直接、热烈真诚。
“你好哇,李银河。”
“爱你是我的命运。”
“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自从我认识了你,所有人都黯然失色。”
“不管我本人多么平庸,我总觉得对你的爱很美。”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向着永恒开战时,你就是我的军旗。”
“我把我的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
……
读着这些情意绵绵的字句,突然就想起了《诗经 国风》里的那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所以爱情真是能创造出一种奇妙的缘分,看,隔着千年的时光,王小波却和那位不知名的同爱慕着某位姑娘的古人产生了共鸣。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尽管小波已逝,可因着那些绝美的书信,我脑海里总是会不自觉就出现一个长相抽象、咧嘴微笑的大男孩,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笔地把自己的心在五线谱上铺陈开来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