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_900字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读后感900字
书的英文版书名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看起来是无关紧要的一年。
这本书以该年前后的史事和那个时代的知名人物为中心,一一向我们讲述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的生平所作所为,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
阅读过程中,我意识到每一个人的结局似乎都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私下随意的归结于政治。万历自不用说,打出生起所言所行皆被约束,压抑自己的欲求,甚至连喜欢练书法都被劝诫,处理政务更是考虑多方面子,无法随心所欲。他都做的很好,也没有什么怨言。知道他知道他尊敬的先生所作所为跟对自己的要求背离时,他的信仰也开始崩塌。而他尊敬的张先生生前有多风光,死后就有多凄惨。张居正是个出色的政治家,但也抵抗不了金钱和权力,以至于死后轻易就被政敌抓住把柄,晚节不保。不过我个人认为身后的名声对已死之人并没有很大的影响了,承受这些痛苦的是还活在世上的亲人朋友们。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他跟张居正关系极好,因此当张首辅被万历所痛恨时,无论他多么有军事才能,他的政治生涯也就基本宣告结束了。张首辅的下一任申时行吸取了他的教训,以道德的力量作为施政的根本,避免得罪同行和上司,但最后还是因为在立储这件事上态度不够坚决,群臣对他不满,他也引咎辞官。与张居正相反,海瑞的名声特别好,但是他在官场中也没有很受欢迎。他用道德约束自己,一生清廉,愿意为人民群众牺牲自我,广受人仰慕。但大家却不愿意以此为准则来办事,当他要求别人时,大家就不愿意了,以至于他逝世之后群臣长舒一口气。
书中表达了一个观点:“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申时行上任首辅时,他是这样写的:“他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可资遵循,他只能依靠道德习惯和人事的手腕来应付一切。”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春节期间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人情来往、风情民俗似乎该是一种与生俱来的默契,没有条文以供查询和学习,需要自己去摸索。为什么倘若与人不同,便会被指责呢?”我对风俗尚且有这样的困惑,更不要说他们在没有法律条文的情况下处理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