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后感_900字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读后感900字
我是冲着想要【学习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目的来看的。
一、书的「前部分」确实讲了一些读书方面的事情,比如读书的误区,读书的方法(个人觉得这部分是与我的阅读目的最契合的):
【针对宏观的一类书】
通读法:就某一方面进行较为全面基础的系统阅读,培养思考框架。
树读法:选定一个感兴趣的领域专注深入做主题阅读。
【针对微观的一本书】
图读法:用思维导图或读书笔记PPT记录下作者的思维,啃下硬书。
框读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整体框架较为庞杂的一种阅读方法。(对于这个读法还是有点迷茫)。
炼读法:提炼出作者的逻辑,形成核心观点(畅销书)。
逆读法:对于“传道书”(不少观点有失偏颇的书)要反着读,可以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抄读法:自己境界还不到的,别急着写书评做笔记,老老实实记下作者的一些观点以便日后反刍。
仿读法:工具书里说的一步步照做,实践出真知。
诵读法:顾名思义(文艺书)。
闲读法:爱咋读咋读(快餐书)。
二、书的「后部分」,就是作者展示他的拆书合集。
这部分不能说没有收获,毕竟后部分确实让我了解了好多种可广泛用于生活和工作中的模型、思维与方法。比如长尾理论(小众市场)、免费服务思维(前期免费后期付费/核心服务免费,其他渠道盈利)、六度空间理论、时间紧急重要度模型、SWOT分析法、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回馈模型(对他人反馈进行分类处理)、心流模型、后果模型、技术周期循环模型、六顶思维帽、减法思维、除法思维等等,不胜枚举。而且因为作者的分享案例大多是集中于互联网、管理、经济这几个领域的(与他本人经历有关),我也顺带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事情,比如小米的“参与感营销”,对互联网思维、产品经理、企业管理等是个什么事儿稍微有一丢丢熟悉了。
三、虽然从书里看到了许多之前几乎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但觉得都是比较偏实用性技能性的,而且大多跟职场、商业挂钩,而我阅读此书的初衷并不在于此。
所以最后只给3星还是因为觉得书里提供的很多东西,是与书名还有我个人的阅读需求不太契合的,总有那么一种文不对题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