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_1100字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1100字
[可爱]《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一口气看了二十多个小时,终于看完了。这是一本民族的史诗,也是了解回族这个民族最好的一面镜子。是作家霍达的代表作,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奖、建国4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奖。
这部小说,采用复调旋律结构,以“玉”和“月”为两条主旋律,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描写了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前文中梁君璧对待韩新月态度冷漠无情,使读者充满神秘感,随着故事的最后把梁君璧性格的变化,韩子奇性格的变化的根本原因告诉读者,才恍然大悟。
梁君璧的性格起伏很大,她自幼命运多舛——父亡母弱,师哥“背叛投敌”,丈夫远走他乡,好容易重新团圆却发现丈夫与妹妹有了私生女……梁君璧深受打击,她要改变命运,要把一切操控在自己手里。她逼走妹妹梁冰玉;她从精神上挟持丈夫韩子奇;她毁掉儿子天星的恋情,造就了一段天星和陈淑彦无爱的婚姻;拆散新月与楚雁潮纯真的爱情,加速新月的病情恶化,直至死亡,让读者为之扼腕叹息。
韩子奇是一个“卡菲尔”(不是回族的人),少年时期是个孤儿,跟随吐罗耶定巴巴云游四方,后成为大师梁亦清的独传弟子,比只会手艺的师傅更有远见的和野心,为了复仇,在仇家蒲绶昌那里忍辱负重,宁受冤屈的当学徒三年,学到了蒲绶昌的“生意经”,并掌握熟练的英语能力。琢玉、卖玉、藏玉,成为独当一面的“玉王”。一生都和玉痴缠,起起伏伏,可以说悲惨的命运也是和玉有关,既有真玉,也有真人—梁冰玉。由于战争,带着心爱的藏玉在伦敦颠沛流离流浪十年,在漂泊中爱上自己的妻子梁君璧的妹妹梁冰玉,并生下新月,自知触犯了回回的信仰,怕得不到真主的饶恕,怀着惭悔,怀着遗憾,怀着恐惧和希望走到生命的尽头.....
作为私生女的韩新月,生下来就注定是一个悲剧,她虽然得到哥哥天星的呵护,父亲韩子奇的厚爱,可是在不是亲生母亲的梁君璧这里,她得到的是冷漠无情,直至最后爱上的楚雁潮,可能是她在生命最后一点希望和寄托时,也在梁君璧以他不是回回的理由,强行分开,打破新月最后的一丝人生之光,最后新月带着遗憾离开了世界,读者读到这里,不得不为文静,美丽,优秀的翻译天才,却只有二十岁年轻生命感到无限悲伤。
还有很多人的性格都各有特征,基本逃脱不了悲剧的色彩,我认为作者想借作品揭露当时的残酷社会现实和战争的弊端吧。还有作者霍达在写场景方面真是唯美啊,借景抒情,以景写情,每一处景色的出现都和人物当时的心情匹配,完美地烘托出人物的喜怒哀乐,真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