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_900字

2019-09-19 14:48:10 读后感

《远山淡影(2017诺奖得主石黑一雄作品)》读后感900字

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 亦真亦幻
5.20号 考完三笔 日子又逐渐闲了起来 如往常一样 打开微读 看到了推送页面的 远山淡影 很好听的名字 “远山如黛 近水含烟”  不知觉中阅读起来 很平淡的故事 意识流小说风格 但是并不是晦涩难懂 石黑一雄以一种近乎不讲故事的口吻讲完了这么一个很悲剧的故事 故事情节也如其名 给人一种模糊的印象 淡淡的 留下无数的空白让我们自己去想象 去揣摩
小说的背景是被原子弹轰炸后的长崎 这里我不想谈战争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也不想谈日本旧社会女性的地位 我只想说说万里子 景子的代言人 女主人公的女儿 被忽视的小女孩儿 来到母亲梦想的国度而与异国新家格格不入 最后选择自杀结束自己一生的小女孩儿 一个本该拥有美好童年的孩子 在亲眼目睹一位母亲溺死自己孩子自杀后 在母亲一次又一次把她一人丢下 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后 在母亲一而再再而三的食言后 在母亲当着自己的面 淹死她视若生命的小猫 那给她最后安全感的小猫 后 慢慢变得自我封闭 逐渐病态的心理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回忆 可能是不可靠的东西 只是我们审视自己生活的过滤器 模糊不清的回忆也给自己提供了自我欺骗的机会 书中通过悦子扭曲的回忆 内疚和自欺 像针线一样 穿过整个故事 也扎在读者的心上 “离开日本的动机是正当的 而且我知道我时刻把景子的利益放在心上” “我一开始就知道她在这里不会幸福的 可我还是决定把她带来” 悦子的一生都在做着激烈的良心斗争 当她的担心最终变为现实时(景子用自杀结束了自己不开心的一生) 这种斗争也达到了高潮
文学课上老师说 作者 文本 读者 互相影响 通过文本之间的对话 影响读者的认知世界 那 这个故事很成功 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对父母与子女间关系的看法 无声还白 莉迪亚的终其一生想拜托母亲的期待 内斯的迫不及待想逃离原生家庭 而汉娜从出生开始在家里开始扮演着透明球的角色 所有的这一切直到莉迪亚的死才让父母突然悔悟 开始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 远山淡影 也亦是如此 直到景子的死才让悦子开始尊重孩子的选择 开始明白孩子有权选择她们自己的生活 而不是活在父母“操纵”下的生活
从回忆的碎片中徐徐道来的故事 回忆中的错乱与重构似乎是表达的方式 又似乎是反映的主题 悔恨也好 回忆也罢 都不过是远山投在时间之河里淡淡的影子罢了 日暮苍山远 仅此而已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