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11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1100字
姐比一月份送了我这本书,前前后后看了将近三个多月。之前越看越气,后来越看越宁静。
主人公查尔斯·斯特里兰卡的原型是画家高更,斯特里兰卡前半生是一个正经的证券交易人和负责的丈夫,人到中年,突然离婚抛妻弃子远去巴黎开始了画画,脾气古怪,不爱社交,他有限的词汇就是滚吧,去你妈的,画的画也没人看得上,但并不影响他画。期间认识了斯特里罗伊夫,这个人珍惜他的天才忍受他的脾气,于是他勾走了他的老婆布兰奇,腻了后又抛弃布兰奇自杀。再后来,他流浪街头,最后随船去了塔西提岛娶了土著人阿塔生儿育女,环境很适应他没有那么暴躁,阿塔不像布兰奇束缚他的自由,他可以一直画画直到死于疾病,他的妻子遵从遗愿将他和他死前在墙壁上的画——他的整个世界一起烧掉。
这本书刚读会很生气,因为只看到他的自私、无礼、无德、狂野、暴躁和不识抬举,还有他对自己的随意对他人的冷漠以及把女性物化的思想,在没有看到他的灵魂之前这是一个不合格的生物。但也能感受他的暴躁来源于某种束缚和追而不得的东西,他那不爱生命不爱女人和性欲也不爱社交和伪装的背后是创造美的激情、孤独寻求灵魂的圣地,狂野挣脱世俗束缚而保持自由的我,从不害怕从不抱怨,不求于生不囿于情,因为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得不说这样真的很酷。看过有解释说月亮是艺术,六便士是世俗价值观。但我觉得,月亮是沉睡的灵魂,六便士是呼吸的肉体,放弃了六便士而得到了月亮,但生活里这不是单选,如果足够自觉自省也许可以平衡。他这一路不在乎肉体死活,一直在孤独地追寻圣地,一直到了塔西提岛才找到宁静,告慰他那遥远的饱受折磨的灵魂,病重之际他在斑驳的墙壁上画的画是他生命的句号,自此完整。他创建了他的世界,然后傲气而轻蔑地把这个世界摧毁随他而去,毕竟他从来不是为他人而活为他人而画。
查尔斯·斯特里兰卡活到极致,就像梵高笔下的向日葵热烈而灼眼,他为了自己高贵的欲望而生而死;斯特里罗伊夫一生充满了愚善的激情,他不聪明不勇敢而屡屡做错让人笑话,最后他逃回人间唯一慰藉的故乡;而作家是一个理性的人,有洞察能力、道德感和共情能力以及保持客观的态度,毛姆还说他从写作中汲取的教训就是,作者得到的回报应该在创作中的乐趣和思想负担的释放中,对其他东西都不必要介意,无论表扬还是苛刻,失败还是成果,都应该在所不计。三种人三种人生,柏拉图说教育使人获得理性,从而引导激情和控制欲望。教育目前做到的还是不够,但也许真的有这样的力量。
书的结尾说“撒旦为了达到目的总是会引经据典,他念念不忘一个先令可以买到十三只大牡蛎的日子。”魔鬼要行凶,总要引用圣经。直而真,智而美,才是善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