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_1200字

2019-09-21 04:27:52 读后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1200字

一直对曾国藩这个人物无感,觉得读曾国藩的都是一些老气横秋的人。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曾国藩的全部认知只限于:第一,历史上他是晚清时期的重臣。第二,他是个很值得学习研究的人。(毕竟现在有大量书籍或者自媒体在解读曾国藩)。
我在想,如果他有幸活到今天,一定会以“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为题去各大高校巡回演讲。但是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这其实是一个谦虚谨慎的老头儿,是一个不完美却真的值得很多人去学习的老头儿。在这本书里我看到这样一个曾国藩,他正直又不乏圆通,清廉却也有挣扎,智慧但又有点笨拙。正直、清廉、智慧固然是正人君子的题中之义,但是圆通、挣扎、笨拙则给他增添人性的质感。
对曾国藩的无感到读完不由自主喜欢,怎么说呢,曾国藩的正面就不说了,来说说他性格的侧面。挺喜欢他的诚实,他的坚持原则。比如很多人都读《史记》,面对这样如雷贯耳的圣书,他就像我们小学课本里的皇帝新装里的小孩一样,敢于诚实的说出《史记》中不和逻辑之处。我们知道,平凡世界里做到诚实本就不易。更何况面对权威时候仍保持诚实,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坚持原则这点更加真心佩服,明明已经出将入相,别人眼中他已“功高震主”了,却连喝个黄酒都要自己出门去打。
最有意思的也是我最喜欢他的另一个侧面是他的“清廉”很有意思。其实严格来说在很多史学家看来曾国藩不清廉,他还是有很多灰色收入的,但是他的灰色收入从来没有纳入个人以及家庭的口袋,而是用来办事儿,还是公事儿。如果说海瑞的清廉是方刚不阿,宁折不弯。那么曾国藩的选择更加值得推崇。虽然海瑞的名垂青史,可是海瑞活着的时候因为他的过分清廉,让他日子很不好过。这个“不好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己以及家人生活拮据艰辛,二是因为他的鹤立鸡群的清廉,把别人衬的形象很不正面,这让他被孤立被边缘被排挤。日子自然过得不和谐。曾国藩是闷声干大事曲线救国的路线,他只想实实在在干些事实,他不图虚名。他很机智,他知道一旦清廉的名声在外,会招来过多的瞩目,反而不利于踏踏实实干实事。为了更好的完成大业,所以他选择表面上的和光同尘,骨子里却秉承着清廉。虽然海瑞的清廉很值得后人学习,但我更喜欢曾国藩的“和光同尘”。
之前看到一篇微信文章,里面有一句精妙的概括说:曾国藩是庸人的楷模。庸人不是指最后的功绩,而是起点:曾国藩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可能源于自己不再少年,略去了少许不切实际的想法,渐渐地不会再那么佩服那些起点高的天才,而更加的去佩服那些对自己够狠,自制力特别强的人。比如曾国藩。我读完这本书虽然也没有学到一丁点儿什么成功学,但是我仿佛明白了怎么去长跑。
写到这里,恍然大悟为什么喜欢曾国藩的大都是男性,而且还是中年往上走的男性了。写到这里,我突然想不起来了我这样一个叛经离道的人是什么支撑我读曾国藩的。Who tell me why?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