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_1200字

2019-08-17 18:58:15 读后感

《文化苦旅(新版)》读后感1200字

读余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有感
阅读完余秋雨老师的第一篇著作《行者无疆》后被秋雨老师的渊博的知识和远见深深感动,也随之对秋雨老师肃然起敬。真应了那句“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秋雨老师的著作里一字一句都流露着老师的知识与见地的富裕。
刚读完的这本《文化苦旅》也正好与《行者无疆》连贯起来,所以读起来也不觉得思想困乏,更加感受到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底蕴和经历岁月洗礼后的那份庄重与从容。在脑海里余秋雨老师既是一位饱经沧桑满腹经纶的学者,又是一位像一棵巍然耸立的雪松那样不可动摇的老者。
读《行者无疆》让人体验异域风情及文化历史长河的变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总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与向往;而读完《文化苦旅》这一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被异域文化探寻者争抢、虏掠,甚至抢夺的面目全非、遗流他乡,终不能回归乡土怀抱,这也是我们中华大地的历史遗憾,但终究是我们的荣耀文明,只是在异乡展示罢了,并不影响大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万古流芳。
我们中华祖辈的文化从民间的“牌坊”“寺庙”记录下来,虽说记录的是简单的人们心中的贞操名节,还有那心中向往的净土寺庙,那种记录文化标识的形式以祖辈的生存状态用这样的建筑来传承,不能不说祖辈对文化的传承寄予了多大的期望。
如余秋雨老师所说:“读了很多很多书,经历了很多很多灾难之后,我终于蓦然醒悟,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说准确一点,要看山河大地所给予的生存许诺。”“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秋雨老师的这副对子,把“拜水”和“问道”这两件事当作一件事来做,也就领悟了中华文化的一大秘密。
在“沙原隐泉”一章节中,能读出秋雨老师的个性,不走常人路,留下自己美好的回忆就要另辟路径。要是由秋雨老师带队进行一次苦旅也是有乐趣的,因为在余秋雨老师那里迈出一步就有一个故事。踏出“沙原隐泉”秋雨老师用“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给浮嚣以宁静,给躁急以清冽,给高蹈以平实,给粗犷以明丽。唯其这样,人生才见灵动,世界才显精致,历史才有风韵”概述的完美无瑕。
还有那年那月那时代,不堪回忆。余秋雨老师面对那些对《文化苦旅》的嗤笑抨击抱着沉默的态度,可见秋雨老师的胸怀大度已不是什么排山倒海的气势所能压倒的。
文化苦旅,创造之苦,更是文化之人的责任之旅,他们不光创造文化,更懂得让这些文化传承下去以影响后人。
太多的感悟不能够一一表述,就取书中“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来评价心目中的余秋雨老师吧。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