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菊与刀》读后感_900字

2019-08-25 14:53:10 读后感

《菊与刀》读后感900字

看这本书的最初目的是想知道日本出于什么样的信仰和文化发动的侵虐战争、南京大屠杀,以及为什么战败后到现在都不愿意道歉。
发动战争大概知道了其中一个原因:日本希望向整个东亚输送自己的等级制的意识心态,让整个东亚(或者世界?)所有民族所有人都能“各得其所”,并且日本人应该处于最高的级别。
“南京大屠杀”应该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坚强的意志不愿意投降,并且侮辱了他们,让日本人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纳粹分子屠杀几百万的犹太人是为了“净化人类”,日本的屠杀是为了挽回“面子”?
如果上面南京大屠杀的原因说得通,那么战后不愿意道歉也就是同一个原因。在日本国内大势宣扬“百人斩”的“英雄”,可能就像日本宣扬的“四十七义士”的精神一样,当“面子”或者说“名誉”受损时,必须要洗刷污名,不管用什么激烈措施都必须复仇,日本对这种精神一直是非常提倡的!
这本书我应该是比较仔细的在读了,很多地方都有停下来思考和查阅资料。但是,我觉得自己仍然仅读懂了百分之七八十。比如作者想表达的很多词语(“情面”“自重”“圆熟”之类)在日本的真正含义,我理解起来总感觉还差点意思。可能和翻译有关,也可能我对人性的理解本来就不够聪明。
下面试着简单的列举一下我在这本书中所学到的东西。
1.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儒家,但“仁、义、礼、智、信”仅保留下来“义”和“礼”。
2.日本自古以来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观念,信仰“各得其所”的社会生活。
3.“忠”和“孝”都是日本人最重要的报恩,也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4.日本人都非常非常爱“面子”。
5.日本人注重肉体上的享乐,但认为这种享乐和人生的“义务”并不能拿来相提并论,属于两个平行的面。
6.明治维新以来,天皇再次成为社会的核心。“日本社会就像是一个三角,它的其中一角被大头针固定住。”三角形可以自由转动,但永远是围绕着大头针,而大头针是固定的,不会带着三角形移动。
7.日本战后没在军事竞争上再花费什么资源,这是日本经济能在后来几十年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