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_900字

2019-10-01 08:01:48 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900字

王守仁/王阳明(1475--1529)朱厚聰、朱厚照时期,平定江西匪乱、宁王谋反、广西匪乱,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陆王心学、儒家、道家、佛家。

主要思想:心即理,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致良知。

结合文章,我理解的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在具体事情上根据良知,端正念头,做符合良知的行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是指对事物进行研究,总结,得到一定高度的思想或感悟。

文章有让人继续追看的魔力,回想起来他的语言与我喜爱的高晓松同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博古通今,旁征博引,历史脉络娓娓道来。第一次接近王阳明不知文章观点是否偏颇(网络上贬褒不一),百度作者(度阴山,中国人民大学史学硕士,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作者)竟无详细百科介绍,时常也有不知是作者言,还是王阳明语的感觉,但文章态度算是旁观者角度(非追捧者),较为客观。这本书也为了解中国哲学开了个头。

摘录文章中吸引我的“知识点”,语言文字:

理学大师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周易》是周文王在监狱里写的一本卦书

这个夜很漫长,有很多人行走在夜色中。我们最先看到的是一个道士模样的人,他正倒骑着驴,行走在公元960年的一条大路上。当有人告诉他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了大宋时,他惊喜得从驴上摔了下来,说:“从此天下定矣。”他叫陈抟,是五代末期华山里神乎其神的一个道士。在他身后,我们看到了他的弟子穆修,而穆修的背后则是他的弟子周敦颐,此人精通儒释道三家学问,是当时的大学问家,世人评价他的品行时说他“胸怀洒落如风光霁月”。周敦颐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那篇美轮美奂的《爱莲说》。另外,他受到祖师爷陈抟道士的影响,以道家的语境写了一本书叫《太极图说》。书中提到了“无极”这一概念,它是万物的造物主,也是万物运行的标准。在周敦颐的身后,我们会看到两个相貌相似,神情却迥然不同的人。一个脸上荡漾着和气的颜色,而另一位神情严肃,活像僵尸。这两人是亲兄弟,和气的那位是哥哥叫程颢,严肃的那位是弟弟叫程颐。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