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逆流成河(《流淌的美好时光》原著)》读后感_900字
《悲伤逆流成河(《流淌的美好时光》原著)》读后感900字
00632019100035。自高中时期,看完小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就很少看四娘的书,个人不太喜欢他的风格,作品结局都太惨了,这个“惨”和余华的“惨”不太一样,余华笔下的人物都是社会变革下的产物,是时代的祭奠品,是无可奈何的“惨”,小四笔下都是人为制造的变态“惨”,人生的“花样年华”真的不该承受这些。受某些人推荐,花了一天时间啃完,真是后悔呐,给三星。
不想说剧情,就两字概括“狗血”。剧中人物悲惨生活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原生态家庭原因,孩子是最无能无力的生物,不能选择自己的出生,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不能选择自己生活的环境,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所以,易遥早已超越她这个年龄该承受的一切;易遥的母亲,她给易遥的爱让人看不懂、读不透,我宁可主观认为,她的母爱像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尽管每天没有爱的行为和语言,只有整天的埋怨,嫌弃,但最后为了拿柜子上贴有“遥遥的学费”的盒子而离去,让人看到笼罩黑夜的光明,四娘轻描淡写的描述,却赚足了眼泪;易遥的父亲,出场两次,也仅需要两次,让易遥心目中伟岸的父亲瞬间坍塌;如此家庭环境,导致易遥的想法和语言潜移默化中形成了消极、负能量、埋怨的心态,身边是负能量,自己也就看不见光的世界。
另一方面,是校园暴力所致,从我那时候读书,班上总会有一两个土霸王,校园里也会有一两个风云人物的校霸,横着走路,后面一群小跟班,看谁不顺眼就一顿揍,更夸张的是把英语老师都打到医院;后来,网络上屡屡爆出校园欺凌事件,让人唏嘘不已。校园暴力真的会影响一个人,他们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心灵伤害更严重,易遥是一个“魏璎珞”式睚眦必报的主儿,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面对凌辱,敢于正面还击,捍卫自己的尊严,甚至最后用跳楼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没了易遥还有钟源,没了唐小米还有秦佩佩,校园暴力不会因为某个人的逝去而停止。
最后就想吐槽郭四娘脑回路是咋长的?一定要这么狗血吗?虽然是想表达校园暴力的可怕,但不能一直表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