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后感_2900字
《生命是孤独的旅程》读后感2900字
《春闻鸟曲》
春日,宜放逐郊外身心俱欢,宜踏绿寻赏载歌载舞,宜观百态生命破土成长之乐,宜享温热和煦阳光抚面之柔趣。
阳春三月,自古便是各类风流韵士们摆弄文采,一吐胸中之雅趣的大好出处,随口吟来,只记得那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在一番动静合体中,满满流动着幻想的色泽。
古人喜吟咏,喜感怀,喜捕捉一瞬间的灵感,在未能用拍照留住瞬间的时代,除了对春日带来的身心上的愉悦,更是发自内心的礼赞,否则也不会有如将春天里的景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样细腻的可用手掌触摸到的感觉。
大抵,在这样一种场景下,大自然给与人们的,除了感官上的意趣和刺激,更多来源于大自然的生命在顽强蓬勃的生长中,看似无意中散发出的姿色拨动了那被一整个冬季冰封已久的激情,故如“百花争妍”“寸草春晖”“暗香疏影”之类歌咏春色下万物姿态的撩人心动的语句,甚或衍生出“怒放的生命”“一年之计在于春”之类以此寄予着某种内涵的鸡汤流。
今人,更热衷来一场在人海中赏樱花,车堆里张望,穿梭在热闹的大街上,来上几张美的连自己都认不出的照片,阳光是很好的,气温也随着光芒的照耀定格在让人通身舒坦的水平上,褪去了春寒料峭时裹得厚厚的毛线衣,终于感觉轻畅如飞,放眼张望,视野中,流动着的满是同这春色搭配的极其般配的花花绿绿的服色,大概女士们是最早感知并能捕捉春日里最好状态的那群先知了吧?她们用一身身靓丽的春装,或素雅洁净,或浓艳合宜,或异色大胆,或温润碧丽,彰显着女性在这抹春色独有的魅姿,她们引领着春色的潮流,亦感染着春色、装扮着春色,也为春色的缤纷贡献着自己的一抹色彩,于是,在人群的背后,我偷偷的将目光在那个身着碎花天蓝色布裙的年轻女孩儿身上多停留了几秒,一个不经意的回眸,温暖了春天,融化了世界,刹时说不清的感动攻占了全身,生命,还有如此美好的笑容。
单是万象更新,满目的青葱和幽怜芬芳的花草大抵还是不能构成一幅热闹的春景的,那些静态的物景作为拍照的背景可以,绝不是大多数人们除了留下几张照片之外,还能在放飞自我时体验一把春景下精神上和感官上的多重刺激引发的乐趣时可以做到的,静态的画面引发人们的感想只好在特定的情景,特定的心境下方能做到,除此之外,都是一些瞬间的灵感罢了,自然,鸟儿们也不甘寂寞,从不知名的地方冒出来,或驻足街头的草坪飞舞啄食,或在公园里的一排排梧桐树上翻飞闹趣,不时传来阵阵不辨节奏却甚合春意的鸣叫,瞬间,一幅靓丽动感的春景便在眼前描摹了出来。
而我,独爱春天里的鸟曲。
小时候,最喜欢在这时候和小朋友们一起跑到茶山上,除了互相攀比着谁采摘的更快,就是独自一人,偷偷溜进一个个布满荆棘的刺堆里寻找鸟窝,那是一种茶叶树中才会有的鸟,它们飞不高,也走不远,就在人们不容易察觉的地方安家,孵上一个个蓝盈盈的鸟蛋,再孵出一个个亮晶晶的小鸟仔,那时候,为了能找到这样的鸟窝,淘到这样的鸟蛋,颇是费功夫,直到后来,近距离的观察这种鸟,并学会模仿了这种鸟叫,才成功的循着鸟声淘到了几窝鸟蛋,那以后,常常模仿着这种鸟叫,自娱自乐,周围的伙伴也甚叹颇有几分相似,竟有一天早上,在乡下的老家里,吹上了几阵鸟声口哨,引来了一只蓝色的喜鹊在枝头欢呼雀跃。
我确信,鸟声中是携带着某种语言的暗号的,除了他们之间的通信传达着交流的信息之外,在我听来,那是另一种礼赞春天,释放生命欢乐的语言。你看,那颜色不同的鸟,那色泽鲜艳,尾翼修长的,喙尖锐的鸟儿们,他们不喜群居,不喜高飞,却不愿远离人类,他们似乎更懂用自己的羽毛取悦于族群,取悦于其他的同伴,于是,他们的鸣叫里,细腻柔媚,荡气回肠,循环往复中曲曲折折,好似一个可以驾驭音律极限之外的年轻歌唱家,如果侧耳细听,慢慢品,大概那声音是水做的,叫声是流动的一汪山泉,汩汩滋滋,柔的清澈,脆的发酥,听来可解烦闷,可滋心脉,可养耳胃,可添活力生机,大概这样的鸟声是最能体察人类之喜好的,那些花鸟店里色彩缤纷的鸟儿们,要不怎么会成为爱鸟专家们的掌上明珠呢?
再看那些个头魁梧,身形彪悍,飞舞起来自带风暴的鸟儿们,他们除了长着令同伴们艳羡的大翅膀,扑腾的时候甚至可以让枝杈颤抖的气质,实在是挥舞着领袖的风韵,他们部分离群索居,部分三三两两结伴而行,甚至在寂寞的时候,也会上演一场只有《边城》里才会出现的翠翠和大哥隔着大山用歌声传达柔情蜜意的场景,这些鸟品种甚多,有的连名字都叫不出,它们的声音初听并不响亮,也无更多变换多姿的节奏,一旦你从那声音里捕捉到某种秘密,你会惊喜,你会共鸣,那声音颇有一种苍劲辽远,伉俪情深的壮阔和大气,说那斑鸠,静默的时候像一头昏睡的老水牛,窝在枝头上几乎和树枝融为一体了,偶尔发出几声鸣叫,立即将周围的一大片空气变成了它们的主场,那声音是雄浑豪壮的,是沉深奔放的,是威慑刚劲的,更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厚重,传达着某种历史的启示,突然,我想起了小时候一个小朋友捉到一只猫头鹰,不管他如何的喂养它,祈求它鸣叫,始终那只猫头鹰都没有发出声响,直到后来绝食饿死了。大概类似猫头鹰这类具备领袖气质的鸟儿们生来便是傲娇高冷的代言人,此类鸟,在神话故事里是被尊为吉祥鸟的,我倒是觉得,这是一类有故事的鸟,它们的故事都在它们的叫声里,需静心安神,细细品爵。
山林里长出的鸟,我深信是携带着一种从上古时代历经了无数个轮回才穿越到现在的信使鸟群,它们形色各异,或短小,或奇葩,或长喙细腿,或大眼黛眉,或异冠点缀,或剪羽流尾,或厚额绒羽,它们深受山林原野水土的滋润,在青山绿水中四处流浪,居无定所,但它们却天生长了一幅好嗓子,不信你可去山林郊外一走,走到密林深处,走到一处安静的绿地,抛下心上积存的一切烦恼,侧耳聆听,那些山林里的鸟儿们自会来到你的身边开始他们的表演,初听却是一片叽叽咋咋,一片乱腾腾毫无音律美感的声音大杂烩,然一旦你进入了它们的世界,同现实切开了联系,那其间的神奇便开始出现,你不再觉得那是噪音,那是毫无章法的鸟叫,而是一片神奇的鸟曲盛宴,它们中有的在呢喃密语,有的在低沉呼唤,有的在放声歌唱,有的在传播讯息,有的在召开盛会,欢庆祝福,如果你足够幸运,那声音中还会表达着某种对你到来的隆重欢庆,鸟儿们是自带灵性的生命,否则在电影《百鸟朝凤》中,老艺人不会为了唱出最好的白鸟朝凤曲而倾其一生的心血,我深信,那是一种用鸟曲和鸟儿们进行对话的仪式。我是幸运的,有幸在这样的鸟曲中,约莫听出了那其间几分的味道,在鸟曲的世界里畅游了很久,那些如泣如诉的故事,那些如痴如醉的快意恩怨,在鸟儿们的鸣叫声中,都化成了一个个流动的音符,一串串遗落在铺满松针的密林小道里可以用手拾起的珠玉,冲击并洗刷着浑身的烦忧,瞬间,顿感耳清目明,通体舒畅。
如若用心体会,鸟声大概归属治愈系神曲了,在声音的世界里,我们都是容易感动的那一群,春日,郊游踏春赏绿之外,不妨去寻找一处偏僻安静的小林,在鸟曲的世界里,体味另一番别样的生态,别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