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有本事文艺一辈子》读后感_1100字

2019-08-04 06:52:19 读后感

《有本事文艺一辈子》读后感1100字

对很多人来说宁远是写手中的新人。虽然我不是她的粉丝,但她是我熟悉的一个写作者,还是一个服装制作者。

跟她的关系时间顺序是这样的:

读她写的东西,穿她做的衣服,穿着她做的衣服读她写的东西。(当然,这些事情前都可以加上个副词“偶尔”)

宁远写的东西很随意,多数文笔可以说很有灵性,但跟高深挨不上边儿,那些文字就是我们日常的本来面目,跟她做的衣服一样,看不出设计,但穿上很舒服——她一直想展现的也是充满阳光的生活的最“正常”的样子。

最初注意作者是惊诧于她旺盛的精力以及多重的角色:曾经的媒体主持人,现在常做的是写作、做衣服、带孩子、种花草、画画、拍照……简直就是真人版奥特曼,文章中她也谈到了这个问题,她讲她能做这么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靠的就是自律和管理时间。另外,作者没说,但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她的责任感很强。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在家族的同辈中作者也是最大的,所以她习惯于做“姐姐”,习惯于照顾人——我发现家里老大往往是责任意识最强也往往是做事最自律最麻利的一个。

有几篇作者专门写妈妈和弟弟的,都是厚道乐观的人。作者显然也是用亲情的深爱的眼神儿去看自己的家人的。

写他大弟弟的开场很逗:

“喜哥是我弟弟。身为杨大姐的儿子,喜哥继承了我妈的乐观。”

——看明白了吗?哈哈,哥—弟,姐—妈,还有比这更乱的关系吗?其实再往下看就明白了,弟弟是真的,妈妈也是真的,哥哥姐姐这样的称呼是凑趣儿的,当然凑趣儿也是有原因的。

我有一个发现,所有能干又有灵性的女儿都有一个积极乐观且笑点很低的妈妈,宁远的妈妈是这样,李娟的妈妈也是这样。

(我把这两个作者当做自己的私藏哦,感觉就像我发掘了她们一样哈)

认同作者写袍子论述,也喜欢李娟对袍子的描述(这算是“臭味相投”吧?)

宁远是这样写的:

“袍子通过去女性化走向更深层的女性意识。女性之美就在这灵动的、宽松的、若有若无的对身体的遮蔽和凸显中产生了。”

“脱下细高跟扔掉束腰带,袍子是策反的衣服,是一场女性身体的自我的革命。当然,穿袍子的女人又是温和的。”

李娟是这样写的:

裙子把我与森林隔开,我像是从另一个空间里与森林重合,不慌不忙地转悠;这森林不肯容纳我,裙子会一再迁就我……

哎呀呀,就是这样的感觉哈。喜欢穿特别肥大的裙子,铺天盖地的、肥肥大大的、自由自在的,安全、从容、不必刻意迁就也不必费心去讨好。“不畏被关注,也不畏被忽视。” 人畜无害,温柔地坚持做自己。

读这样的书,就是读自己的生活,尽管职业差别很大,但心性相通,毫无阻隔。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呼兰河传》_读后感_1100字
  • 《鬼谷子(白话全译)》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100字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_读后
  • 《此生未完成》_读后感_1100字
  • 《阿勒泰的角落》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