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读后感_900字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读后感900字
这本书呢其实本来是冲着余华的作品去的,看完了兄弟和许三观卖血记,感觉他的作品故事性还是比较强的,能够吸引我的注意力。刚开始看这本书还是有一点不习惯,因为故事有一点琐碎,总是倒序还有加入新的人物,而且故事性还不强,只说了一点,就结束了这个人物,下面就说说几个我感觉比较深刻的情节吧。
在一个家庭里,虽然有血缘关系,但是气氛可以如此冰冷的为数不多。主人公的爷爷因为把腰摔坏了,他儿子竟然因为他不能赚钱了,而让他单独坐在一个角落,只给他一点饭吃,饱受眼色,真是可悲,人一老,面对的一切也就变了,亲生儿子也真是没有良心。可见呀,如果想自己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对自己的儿子教育不能松懈,对他们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还有后来主人公爷爷快要死的时候,他儿子居然还嫌弃他死的慢,让他最后活活饿死,这样的结局余华也真是狠心。父子之前如果不好好经营,最后还比不上陌生人,也真是可怕呀。
在70年代面对性方面,庄里的男人他们个个都上过寡妇的木床,而她也是来者不拒,人性是扭曲到了什么地步,不知廉耻。孙广平的妻子忍受着老公一次次的出轨,有一次和寡妇扭打了起来,而儿子和丈夫只是看着,甚至还嫌丢人的看着母亲妻子。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儿子甚至也上了寡妇的床估计她的后半生也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打架失败后,她一个人瘫坐在田地里,是何种羞辱呀。那个年代的人们的指责唾骂足以让一个人死去了。
全文讲述的是以一个孩子的视角进行的,这一点我还是比较感觉新颖的,围绕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不过这么下来,我记住的情节没有多少。反正这本书吧,给我最大的感觉还是女人当时的无奈与心酸卑微。无法拒绝自己的丈夫还无力改变那样的情况局面。在细雨中呼喊。。。。。。
很多时候我总是想余华写的是不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呀,那么具体,那么让人深思,其实转眼一想我们身边有很多,只是没有人愿意记录而已。只是记录或许很多人也感觉烦,没有真实的利益出现,那些故事也就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去了。一次性的故事,还是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