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生命的意义》_读后感_900字
《活出生命的意义》_读后感900字
经历过苦难的人,更懂得活着的意义与尊重生命。弗兰克尔(1905-1997),医学博士,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经历过纳粹集中营死里逃生的日子,让他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更具说服力。
生命的意义在哪里?一、在工作中、二、在爱情和友情中,三、是作者最为强调的,在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时,仍能自我超越,以此改变自己,把个人悲剧转化为斗志的生存中。
因此,如何对待痛苦成为本书的主旋律。那么,痛苦是生命的意义吗?当然不是。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不是英雄行为,而是自虐;如果痛苦是客观的存在,能找出根源以消除它才有意义;如果痛苦不可避免,那么如何承受是关键。我认同作者的看法:在这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不是艺术家、科学家、政治家或体育明星,而是那些昂首挺胸去征服厄运的人。
与之相比,无病呻吟,轻易放弃,即时享乐则是可悲的。现代社会里存在的所谓“放弃综合症”,就是人在某种精神状况下人生意义的导向偏差或减弱的结果,借以毒品寻求安慰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一病症可以归纳为两个错误认知:一,错误地把失败和没用等同起来;二,把没用跟生活没有意义等同起来。社会越来越多的抑郁、侵犯和成瘾依赖是由存在之虚无,即空虚感和无意义感所致。
作者关于老人的生命价值的观点也很独到。与中、青年相比,老人或许再没有多少机会、没有很多将来的可能性,但是,他们拥有着过去的成就。这就是价值,这种价值使人的尊严具有了持久性,让生命具有了潜在的意义。当今社会看重当下的价值或成功,而漠视那些年迈、疾病、精神障碍或因其他各种疾患而丧失有用性的人的尊严,是混淆了人的尊严和有用性的概念,属虚无主义。
弗兰克尔说他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这让我十分敬重。他的意义疗法(Logotherapy)就是一种在治疗策略上着重于引导就诊者寻找和发现生命的意义,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和驾驭生活的心理治疗方法。我认为:人对一切事情,不论是生死攸关的事情还是日常琐事都应有积极的态度,滋养内心的自由,拥抱自然、艺术、诗歌和文学之美,感受家庭和朋友的爱,而个人的爱好、简单的快乐也能赋予生命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