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刀锋》_精选读后感900字
「5/50」《刀锋》
说来也惭愧,第一次完整的读毛姆的作品,但全程却很流畅,一气呵成。有人说读小说是走进他人的世界,“旁观者清”,从小说的众生相中往往有所得,本书尤其如此:
1.关于书名,扉页写道:“剃刀边缘无比锋利,欲通过者无不艰辛;是故智者常言,救赎之道难行。”拉里身体力行,经过了多年的探索,最终找到了自我,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着与世无争的一生,救赎之道难行,所谓刀锋,你我可能也一直处在刀锋之上,有意或无意的;
2.小说的众生相:毛姆在书的结尾写道“拉里已如他所愿,淹没于喧嚣激荡的人海,其中有众多矛盾与利益纠葛,有人迷失于失序的世界,有人坚信善良,有人外表笃定,有人内心彷徨,有人慈悲为怀,有人不知变通,有人轻信他人,有人防卫心重,有人恶劣,也有人慷慨,凡此种种构成了美国众生相。”其实这不仅是美国的众生相,对当下我们所处的环境何尝不是这样呢?多数人都是伊莎贝尔,随波逐流/但谈不上不善良…有的人至死追逐名利,如艾伯特,而有的人则是苏珊;甚至有些人如苏菲…笃定如拉里之人,终究是少数
3.从书中有几点印象最深的:
- 拉里谈写书:“书本身并不重要,我之所以写出来,是因为想丢掉搜集来的素材,出版则是因为想看到最终的成品。”我也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于我而言,写文字/发动态/做总结大抵也是如此,遵从自己的内心;
- 你做的事情/方式值得吗?——“如果我照自己的意思过活,也可能影响别人,就算只是投石入池的涟漪,也会引发另一道涟漪,再引发第三道涟漪。说不定有些人觉得我过得幸福又平静,到头来又把所学传给其他人。”书中的这句话给了最好的答案,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总有一天会泛起一到涟漪;
- 拉里在与毛姆最后的对话中谈到如何生活:“既然晓得有些事情无法避免,也就只能尽力而为。平淡处世,凡事随和,慈悲为怀,戒除私心,节制性欲。”
拉里的“刀锋之旅”予我启示良多…如何与自我/亲人/团队/社会相处是一项复杂的命题,“若事物的本质就是改变,不妨把它当作人生哲学,濯足清流,抽足再入虽非前水,依然沁凉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