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_精选读后感_900字
《大唐兴亡三百年(全集)》_精选读后感900字
曾经不是很喜欢唐朝,因为感觉她的强大没有什么特色,甚至认为她本就应该如此,谁让她是古代中国呢?可是读完本书以后,才更进一步发展,唐朝有她鲜明特点,自有她的喜怒哀乐,她就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
有人说大唐的强盛有两个时代,李世民的贞观和李隆基的开元,可我认为只有贞观。因为李世民的胸襟如大海,比李隆基大得太多;他的能力如高山,比李隆基高得多;他的意志如钢铁,比李隆基硬得多。李世民文韬武略样样都行,他的朝廷文武官员能人辈出,内和百官外平诸夷,登基短短几年便被尊为天可汗,疆域东到大海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南包越南(高宗朝疆域更广,达到最大)。再看开元一世,李隆基治理的天下文有余而武不足,天子与百官之间做不到绝对信任,虽然依靠祖上遗产和能臣干将推动了帝国繁荣,但他享国日久变得穷奢极欲,最终导致天下大乱,所以,李隆基差李世民远矣。
安史之乱以后呢?占大唐历史更久的中晚唐时期,虽然不乏宪宗、武宗、宣宗等能干之君,但仍挡不住江河日下的滚滚车轮。这样一个大唐读来让人心碎,打破了我对大唐的固有偏见。大唐正如一个人,虽然他的童年很短,很“早熟”般地到了盛世,但并非在壮年的时候戛然而止,而是经历了让人不堪回首的老弱病残。特别是在病入膏肓的晚唐时期,我们是多么希望能出现一位国医圣手啊,甚至多么希望她能长命百岁啊,我想那些晚年情不自禁服食神仙丹药的皇帝们,大概与我们的思想差不多吧?我们虽然知道那是荒唐的,可仍然希望丹药见效,因为我们希望大唐永远是大唐,盛世永远是盛世。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大唐晚期三大弊政,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牛李党争,在如今的中国是完全不存在的。
人治需要明君,法制需要明法,民主需要明民,有没有理想中的明君、明法、明民呢?有,仅存在于理想中。所以,对所谓的人治没必要嗤之以鼻,对所谓的民主也没必要一味推崇,只要能让人民过上好生活,能让我们的民族强大而荣耀,能让全人类更加幸福地活着,什么体制不能为我所用呢?
祝愿祖国永远如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