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_读后感_900字
《我们仨》_读后感900字
读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感受颇深,收获也不少。这本书之前已经读过好长时间了,可是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写点读书感悟,现在就写一下观后感。
杨绛先生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唯一的女儿钱瑗在上世纪97年先她而去,之后的98年,丈夫钱钟书也已离她而去,双重打击可想而知,但先生却用平淡的心境,叙述了三口之家平凡的日子和他们三人之间特殊的情感。
回望先生一家一路走来,幸福的家庭也有酸甜苦辣,却能过成诗一样的生活,这是文学大家的温情所至,先生的爱情是那么的平淡而又幸福,温馨又不失浪漫。出国留学,相依相伴;在国外甜蜜的求学中,爱女降生,给书香世家增添了无穷的乐趣,过目不忘的圆圆头令重男轻女的爷爷都刮目相看。
先生一家一生漂泊不定,家搬来搬去,却能专心做学问,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实属不易。他们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三人各自工作,各不相扰,各自作力所能及的事。三里河寓所是先生最后的固定住所,先生和钟书互相理发,相敬如宾;钱瑗和爸爸最"哥们"。这些生活点滴,让三人活得很充实,走得很坚定,也很有生活味道。碰到困难一起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不论什么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钱钟书的"拙手笨脚"换来了一生无忧,得到了妻子的悉心照料,文学造诣可圈可点,堪称大师级;杨绛先生的学问与她的字体一样,柔中带刚、张弛有度、潇洒飘逸,腹有诗书气自华,被世人称为大先生;钱瑗是杨绛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爷爷心目中的"读书种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文学大师一家,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又老病相催。"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绛先生最后说,"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合上此书,回想我们都有一个家,只不过家庭成员多少而已,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能栖身温暖就行,活成先生一家的最高境界,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自己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