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100字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1100字
几个Q&A
Q.姐夫信誓旦旦斯特里住在巴黎豪华酒店、妻子等人认定斯特里的离开是和女人跑了的原因
A.人习惯用自己的世界观解释他人的行为。假若他人行为超出解释范围之列,那么便会茫然无措。因此,学习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的世界观,让自己更加包容开放,洞明世事。
Q.斯特里不在意尘世规则,随心所欲发表言论
A.这不是率真,也不是解放自我。人之所以为人,成为食物链的顶端,关键在于懂得有效的社会合作和相信同一套社会规范。斯特里的表现说明,他在“退化”成过去的智人。也许这样可以让他更加敏锐,也许这样可以给他的艺术增添几分野性,也许,这就是他身为艺术家所想追求的境界。
Q.“让人行动高尚的,有时是自满得意;而痛苦,往往使人变得心胸狭窄,充满仇恨”
A.洞察人心的一番话。当个人对敌人产生优越感、或者敌人不再为敌人时,任何事情都成为过眼云烟。自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往往能帮助人们调节情绪。生活中,学会发展自我,而非追逐他人。
Q.“只要我时不时地让你开心,你就永远不会真讨厌我”
A.谁说只有金鱼的记忆是短暂的,人的记忆也在不断更新。仇人也罢,爱人也罢,总有一个时刻觉得他们可爱,也总有一个时刻觉得他们可憎。既然注定不能一直讨好所有人,那就成为不时跳出惊喜、不过分在意他人看法的人。这种人生智慧也是值得学习的。
Q.“一个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他说,“但永远不能原谅他对她所做的牺牲。”
A.第一种情境,女方在道德高处,拥有审判与原谅的权力。
第二种情境,男方在道德高处,女方只能接受,处于被动状态。这种无力感会像噩梦一般萦绕于心,因为自己是有所“亏欠”的。时间一长,易生愤懑。类似“斗米恩升米仇”。
Q.毛姆的聊天对象中,大多为斯特里感到可惜,生前没能被世人认可。
A.聊天对象相信的是同一套观念,即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代表着幸福。但幸福又是什么呢?毛姆想告诉读者的大概是,拥有无数种可能性的人生是幸福的。
Q.“一个人因为看到另一种生活更有意义,只经过片刻思索就抛弃大好前程,这才需要足够的个性。勇敢走出这一步,绝不后悔,这才真有个性。”
A.(接上一问)斯特里跳出了社会理念,寻找并建立自己的一套理念。这种类似打破世界观的勇气,确实难得。
Q.听完斯特里的故事,他第一个儿子罗伯特感慨“上帝的磨盘转得很慢,但磨得很细。”而毛姆随之冒出的想法是“魔鬼要行凶,总会引用《圣经》。”
A.“磨盘”指命运。罗伯特心中还是对父亲存有一丝怨念的,所以认为报应也许会迟到,但终究会来的。
“魔鬼”是毛姆对罗伯特的看法。罗伯特现在事业有成,凡事都会给自己包装上一层彬彬有礼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