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慈禧太后》_精选读后感_900字
《我和慈禧太后》_精选读后感900字
多讀書268:
《我和慈禧太后》--德龄
裕德龄(1886~1944),笔名德龄公主。少年时随父先后在日本和法国生活了六年,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精通多国语言。17岁时随父回京,因通晓外文和西方礼仪,和妹妹裕容龄一同被慈禧招入宫中,成为紫禁城八女官之一。
本来对历史很有兴趣,但又属于忘得快型ರ_ರ 最好的方式就是边看边跟人讨论,幸好还真有这样的同伴,要不我怕我倒在查百度的界面上⁽⁽◝( ˙ ꒳ ˙ )◜⁾⁾从甲午海战,到忍冬花,到安德海,丁宝桢,到珍珠粉的成份,到人奶��(慈禧是一天半碗人奶,喝了几十年),到张之洞………反正Very good
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从侧面了解了清朝用官制度很多昏庸无能的人都身居高位,慈禧太后的奢靡浪费,昏庸无度,对于繁文缛节的执着不知害惨了多少人,在他手上做事的这些人们,都是提心吊胆的,总怕一不小心就会脑袋搬家,他们觉得不为慈禧做事是一件很荣耀的事,同时也在这种每日性命相由中苟活残存。不过,书中很多生活细节其他历史书上是没有提及的,也是开眼了。
对于慈禧那种那种脏了一点就要换新的习惯,这可能真的是由于我们穷所限制了我的想象。
这本书最大的优势是并非像中学历史书般讲授,反而是一个亲历者娓娓道来,从陪同慈禧坐火车的奉天之旅的种种见闻,到回宫中陪同慈禧,而慈禧介绍的各种宫中常务,当然那事也就是太口语化,是表面所见,没有对中国文化的一个深刻认知。而且德龄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国外留学几年行文好像不是中国人一样…德龄从国外回来,不了解并看不起中国的文化,她常伴慈禧左右,但是又不太喜欢慈禧,我是觉得慈禧在卖弄她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往往是她不知道的,有时候觉得一个人如果没有一个好学的心态,别人会的自己不会,也会觉得觉得别人都是在卖弄。
1.女性的衣服一年四季所用的花朵都不同,春天用的是牡丹,夏天用的是荷花,秋天用的是菊花冬天用的是腊梅。
2.女官几乎都是满籍高官的女儿,而宫女却来自满洲兵将之家。
3.仔细描述了宮中的手藝人工作,如养蚕女孩,染丝工,刺绣女工,造凤履的女工。
4.慈禧的求知欲很强,对他不熟悉的东西都想问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