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格非:江南三部曲》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2020-01-21 08:25:33 读后感

《格非:江南三部曲》_精选读后感1100字

因为一场特殊的疫情,我终于有耐心读完了格非的这部江南三部曲。

《天下大同》是我小时候学过的一首古筝曲。记得那时不懂,问母亲,天下大同是什么意思?母亲说,那是最好的时代,不会再缺衣少食,再也没有穷人,没有坏人,人人过得都幸福安康,就像共产主义实现了一样。

这首曲子我一点也不喜欢,欢快浮华,把古筝音韵中我最不喜欢的一种“韶”的音质彰显无遗。

谈回作品吧。

这个江南三部曲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或明或暗的主线进行——花家舍,一个梦一般的存在,现实版的桃花源,江南版的乌托邦。从秀米到她的儿子谭功达再到她的孙子谭端午,祖孙三代的命运无形中都与花家舍纠缠不清。

作为辛亥革命者,秀米与张季元是真正怀揣天下大同的梦想的,他们不怕牺牲,不惧付出,可张季元真的让人喜欢不起来,革命理想极高,可处事方式龌龊。与人妻通奸还意淫其女,这种高标低格行径令人作呕。秀米也让人不解,莫名地爱上张季元,一往情深。她被劫花家舍后便成了这种模式的忠实信徒。等她有能力在普济闹革命也开始这种模式时,那种统一着装甚至统一思想的模式也令人寒战。她的失败是命运使然,更是时代使然。

秀米的儿子也遗传了母亲那种崇高的理想情怀,他是实干真干,想通过一己之力,改变一个县城的贫穷面貌。他想建大坝和沼气池,挖通运河,可惜他所处的时代风雨飘摇,他性格上的优柔寡断也注定他成为不了面厚心黑的政客。他的失败是时代使然,更是性格的失败。然而他和姚佩佩之间的爱情却是那么纯净脱俗,像那个晦暗年代怒放的紫云英,纵然悲情收场却也无怨无悔。

到了秀米孙子谭端午的时代,那是他的祖辈和父辈都曾幻想实现的生活富足的时代,改革红利迅速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可惜物质上的富足却分外彰显精神上的空虚,而且这种空虚深不见底,欲壑都难填。此时的花家舍不再是江南梦的乌托邦,它是私密性极强的高级会所,那里声色犬马,无所不能。明明身处最好的时代,为什么一切都变味了呢?甚至连爱情也是。

其实,我觉得这个三部曲其实有条贯穿全篇的暗线——爱情。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长河中,爱情真的像一个礁石,要么让你撞得粉身碎骨,要么让你可以驻足,停憩困顿的灵魂。当然你也可能顺流而下,与它擦肩而过。

三十年后,我才明白那时的我为什么不喜欢那首《天下大同》,不仅仅因为那过于欢脱的声律,而是那种境界之“大”根本无法想象也无法企及。而正是因为桃花源的“小”,反而可以现实可期。如果我是武陵人,误入了桃花源,我是只把它当作一个美好的梦,醒了也就醒了呢,还是穷其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呢?

我想我不知道答案。因为没有答案。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呼兰河传》_读后感_1100字
  • 《鬼谷子(白话全译)》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100字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_读后
  • 《此生未完成》_读后感_1100字
  • 《阿勒泰的角落》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