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三部曲)》_读后感_1100字
《大地(三部曲)》_读后感1100字
无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大地》最精彩,王龙对落后农耕生活习性的发现以及觉醒,对土地的执着,靠勤恳和运气发家成为地主前后的过程。阿兰则是传统男权意识下理想中的妻子们的行象,隐忍、坚韧,任劳任怨。赛珍珠对于中国土地和农民的了解,大概得益于当年她协助第一任丈夫从事农村土地调查研究有关。
第二部《儿子们》的描写重点在老三王虎,赛珍珠颇受她之前着手翻译的《水浒传》影响,王虎是赛珍珠笔下的宋江,凭着坚强意志和信念,在强盗和军阀割据的混乱中打出一片天下,王虎勇猛、倔强,偏执和不服输的一生,也是孤独的一生,尽管他有老婆孩子们,但是他永远不相信女人,并且还把唯一的儿子从女人圈拉出,从小以一名战士和接班人的要求培养。这也为第三部中王虎的儿子王源,从其性格,以及由于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努力适应打了伏笔。
第三部《分家》从王虎唯一的儿子王源,这个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不愿意按父辈的意愿按部就班,坐享其成,但也不特别激进,带着他的惰性和谨慎,作为王家第三代青年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周遭以及中国的变化,比较中西方土地的不同,宗教和文化的不同,赛珍珠通过王源之口表达了她中国现状的观察、思考和同情。不过我觉得学成归国后的王源像是赛珍珠第一任作为农学家的丈夫和她单恋的对象徐志摩的融合体。比如,王源教学生用新的方法保存和种植种子,把从国外带回优良的小麦种子种进试验田,在连日暴雨中却抵不过中国本土的看似发育不良,低瘦矮小,在泥浆中稳稳竖立的中国种子;象孟这样中国的年青人夸夸其谈,愤世嫉俗,向往革命,追求新生活,却看不起乡间的农民,城市里的贫民;他们沉湎于吃喝玩乐的摩登生活,新诗韵律和结构工整,内容却贫乏,无病呻吟;他们愤恨包办婚姻,摒弃传统,追求新生活等等。王源在国外的求学经历和心理活动写尽了早年间留学生的辛酸苦辣。王源与玛丽姑娘之间从交谈甚欢,到从热吻中拔脚而走,我感觉是赛珍珠对徐志摩婉拒她的表白的理解和寄托……
我无意展开分析赛珍珠小说的细节,当赛珍珠以这部小说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遭到西方的福楼拜和中国的鲁迅的嘲笑,一个嘲笑她的白描手法的文字,一个嘲笑她根本不了解中国。我想说的是,无论赛珍珠的文字有其思想的局限性,但她以满怀对中国土地和人民深沉而热切的关怀和同情写下王龙的一家三代的故事,写中西文化的土地和文化的差异,为向来以有色眼镜看待中国人民的西方人打开了一扇真实展现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之窗。我敢说,没有哪个近代中国作家写中国,写中国农民,或象赛珍珠一样,哪怕一只脚踏进过那片黑色的,肥沃的,世世代代养育了我们祖先的黑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