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2020-02-08 13:06:05 读后感

《青年变革者:梁启超(1873—1898)》_精选读后感1200字

看理想《重新想象梁启超》发刊词
大家好,我是许知远。
我经常会被问到:为什么要去书写历史?去书写一个死去的人物?
这也给我带来很多困惑,因为我始终记得我少年时候读过的一句话,是叶芝的诗句,他说:“对过往时代的向往,是心灵充满激情的标志”。
我想,在这个时代大家可能都很少去想象自己的心灵是可以充满激情的,是可以对另一个时代、另一种文化有一种强有力的渴望,这种渴望其实是对日常生活的一种反叛——你想打破此刻的生活、你想获得生活的新意义。
尽管这是一个都在谈论自我的时代,但自我的意义是不可能仅仅来自于自我,它来自于一个非常广泛的坐标系:世界的其他文化是坐标系,而我们的历史本身也是一个坐标系。看起来每代人都面临着不同的时代,但同时你也会看到时代的延续性仍然很强的困扰着我们。
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位梁启超,他看起来是一个100年前的人物,是一个曾经后面拖着辫子的少年,是一个卷入到百日维新、卷入到五四运动、卷入到共和革命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人物。
但我们的日常生活仍然充斥着他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从小读课文就会读到《少年中国说》,每个人都会说“少年强则中国强”,李宇春还把这句话写到了歌里面去。每个人在谈论中国社会问题的时候都会说:“我们需要新民”,而“新民”这个词汇就是他创造出来的。我们现在所理解的一切的经济学、政治学、翻译小说、法律,是他作为一个流亡者在日本所创造出来的新的词汇,以至于人物传记写作本身,都是梁启超所开创的。
而且我们所熟知的另一些历史人物:陈独秀、胡适之、鲁迅包括毛泽东,都是他的热情读者。所以历史从来没有真正被中断,它始终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很多时候我们都误以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崭新的世界里,其实我们只是很多逝去的灵魂和思想的传导者,他们仍然在有力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重新书写历史、重新理解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对此刻我们生活困境的某种回应。我们谈论现在的年轻人面临这样一个知识爆炸、信息革命、一个加速度的世界、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觉得自己内心无可安放。一个出生在1873年的梁启超,他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惑。
我们现在的信息爆炸是自媒体、是互联网、是微博;他们那时候是杂志、是广播、是新媒体,这是他们那个时代的新媒体。现在我们可以乘坐飞机很快去往不同的地方,而他们那时候是轮船、是电报,也可以很快传递消息。他们也面临诸多困惑,当然也充满了兴奋。所以我们既生活在历史之中,历史人物又在很多时候像我们的同代人,他们跟我们一样有着相似的青春,相似的困惑。
我主要描绘25岁之前的梁启超,那也是一个在苦苦挣扎、面对一个在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少年,而且生活中也有很多无奈。那样一个杰出的年轻人怎么面对这些无奈?他人的经验真的跟我们毫无关系吗?我相信你在他们的故事里一定会找到对应的鼓舞和对应的慰藉,他们的自由、他们的反抗也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

  • 《这才是心理学:看穿伪心理学的本质(第10版)》_精选读
  • 《非理性的人(译文经典)》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的礼物》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三闲集》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冷山》_读后感_1200字
  • 《岛上书店》_读后感_1200字
  • 《时间看得见》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万物生而有翼》_读后感_1200字
  • 《平凡的世界(全三册)》_精选读后感_1200字
  • 《月亮与六便士》_读后感_12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