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2020-01-22 09:22:11 读后感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_精选读后感1100字

看完了,很短的博客日记式故事集。很简单的文字,说的却是沉重的话题——死亡,更确切来说,尸体/遗体。作者从事遗体清扫工作,在十几年间经历了数不清的死亡现场,这便是他的记录。

你来人间走一趟,总会留下点什么痕迹。虽然有位哲学教授总是会真诚地扪心自问“这一年到底留下了什么痕迹,是不是无知无谓地活着?”,我认同也不认同,在短期来看有时候确实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庸庸碌碌地或是匆匆忙忙地在人间世晃荡。在长期来看,还是会留下点什么吧,即使是无缘社会中说的孤独死的人,在其降生之后的那段时间,成长为人的那段时间,也必然会在有限的社会连接中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吧。

死亡的现场意味着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上的人开始分离,人死了,就什么都做不了了。这些遗体在回膨胀腐烂,引蛆招虫,流出脓液和散发恶臭,与其生前的模样间划清界限。但同时,“人也是一种活生生的个体,不仅是身体,就连精神也极容易腐坏。”在作者的清扫职业遭遇中,也不乏自杀身亡的遗体,通过整理现场的遗物和勘查周围的环境,他发现有些人也曾试图努力活着,但最终还是遗憾地选择了死亡。

“因为人只能活一次嘛。要是能活两次、三次的话,人就不会拼命地活了吧。”作者讲了很多人的故事,有小孩的父母,有并非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有看着老伴突然过世的老人,有正值昭华的年轻人……他想通过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好好活着比什么都好,不管怎样,请务必努力活着。

人死了,就真的什么也做不了了。

“如果能够改变今天,那么也可以改变明天。

如果能够改变明天,那么也可以改变后天。

如果能够改变每一天,那么就可以改变人生。”

书中还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好,作者说:“我觉得,人生,就是被“名为偶然的必然”所支配的“名为现实的梦幻””。人对死亡有厌恶,有排斥,这其实源于对好与坏的评定,“我不知道究竟是因为人本身就是一种美好的生物,所以热爱美好,还是正因为人本身污浊肮脏才追求美好”,这其实也源自人性。

在最后一栏的编辑后记中,编辑对于死亡、人生和遗体的理解非常通透,他认为我们需要正视死亡和遗体,逝者也是人,我们都会变成逝者,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出于何种境地的遗体都应该得到尊重。不过他也提到,“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何而生,那当然也不会知道自己为何会死。”,关于死亡的感受和经历其实是不可言传和难以形成真正的同理心的。在这个凡事都需要解释和理性思考的年代,死亡的意义是散布一种未知感和无力感。

“年少时莫笑他人之老,此亦吾等之去路;年高时莫训孩童之幼,此亦吾等之来途。”每个人的来路和归途都是一样的,过程中的四苦八苦也是值得感激的。别轻生,毕竟,死了就是什么都完了呀。

  • 《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中短篇小说选》_读后感_1100字
  • 《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_读后感_1100字
  • 《呼兰河传》_读后感_1100字
  • 《鬼谷子(白话全译)》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3:无境之爱》_读后感_1100字
  • 《摆渡人》_读后感_1100字
  • 《精准表达:让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动人心》_读后
  • 《此生未完成》_读后感_1100字
  • 《阿勒泰的角落》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故事课1:说故事的人最有影响力》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