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骑士》_精选读后感_1000字
《不存在的骑士》_精选读后感1000字
在一开始,我必须表达我对卡尔维诺的喜爱。这部小说无疑是杰作,他符合我个人对优秀的艺术作品的评判准则:深刻地反映时代与时代中人物的面貌。
毫无疑问,从标题我们就可以看出,卡尔维诺这部书的主题——或者主题之一——是“存在”。当然,对长篇小说来说,鲜明的主题是危险的。所以作者其实还安排了更大的主题在后面——自由。
先说存在。五十年代正是战后存在主义哲学风靡天下之时,卡尔维诺自然也深受影响,写下一个不存在的骑士来探寻“存在”,来追问生命的意义和理由。他自己也说:
而且这本书写于历史背景比1951年和1957年更加动荡不安的年代,强调哲学提问,同时却以激越的抒情方式解决。
我边读边想,纯是意识存在的阿季卢尔福,像是禅门渐宗的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他一丝不苟地、甚至超过本分地完成他的任务,只是为了找寻他存在的意义。作者赋予阿季卢尔福莫大的毅力与勇气,在他的身上倾注了浪漫的英雄主义色彩。
然而,我们都知道,如果按佛教水准来评判,阿季卢尔福已然是输了,因为执着于存在,就是失败。最后,他的确是个失败的英雄:因为一个误会,他终于回归了虚无。作者在后记中将这一点解释成了普遍的意义:
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彼此相似起来,他们遭受相同忧虑的摆布……我们大家是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情,感受同一种焦虑,经历同一次结果不满意的追寻。
然而作者的用意不仅于此,他所赞扬的,正是这种明知徒劳,还要为之奋斗、为之孜孜不倦的精神与意志,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品质了。他以为——如上面那段话所引用的——“经历同一次结果不满意的追寻”,正是我们现代人觉醒的意志,对于生命的处境甚至是困境的一种反抗。
在这里,他不再局限于存在主义了。我以为,他还是一个深谙黑格尔哲学的人。黑格尔认为:历史是有目的的。它体现的,正是自由意志的进步乃至取得胜利的过程。我们觉醒,所以反抗;我们反抗,所以走出精神困境;我们走出来了,所以自由。
……在《不存在的骑士》中争取生存,在《分成两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会摧残的完整人生,《树上的男爵》中有一条通向完整的道路,这是通过对个人的自我抉择矢志不移的努力而达到的非个人主义的完整——这三个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个阶段。
你看,卡尔维诺想说的,正是我想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