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大全 > 读后感> 正文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_精选读后感_900字

2020-01-06 22:56:44 读后感

《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_精选读后感900字

坐地铁或者短途旅行看这种类型的书最好了,篇幅不是很长,小半个下午就看完了。虽然自己并不怎么饮酒,但跟着作者苏格兰爱尔兰之旅,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什么时候真想一个人跑去远处什么地方,品尝一下那各具特色的美味威士忌。
读这本书对威士忌稍微了解:
* 最先酿出威士忌的是爱尔兰人,在过去(19世纪20年代之前),提起威士忌即指爱尔兰的特产。威士忌生产技术由爱尔兰逐渐传往苏格兰是15世纪的事,在这一过程中,在赫布里底群岛中也算接近爱尔兰的艾莱岛最先引进其技术也就没什么不可思议的了。
* 在爱尔兰艾莱岛上,生产优质威士忌所需的原料是:大麦、水以及peat(泥炭)。
* 由于大量生产谷粒需要更为广阔的土地,所以艾莱岛未能成为威士忌生产的中心地。艾莱岛专产所谓“纯麦芽”威士忌,主要卖给本土“苏格兰”威士忌厂家作为混合物(!)使用。这种体制存续了很长时间,“Johnnie Walker”、“Cutty Sark”、“White horse”等名牌都是这种混合型威士忌。据说在数千种混合型苏格兰威士忌当中,没有添加艾莱岛纯麦芽的不超过十种。
* 威士忌可以根据香味判断产地,这也是纯麦芽威士忌的一个绝妙特征,苏格兰威士忌则做不到这一点。纯麦芽威士忌世界一如葡萄酒,绝对存在个性这个东西(不难想象,那也可以成为磨练技艺的温床)。所以,苏格兰威士忌可以放冰,但纯麦芽威士忌则不可以,道理同红葡萄酒不能冰镇一样,因为那一来宝贝香味就消失了。
* 若将在此品尝的艾莱威士忌按“有怪味”的顺序排列起来,大体如下:1.阿德别格(二十年,1979年出厂)2.拉格布林(十六年)3.拉佛洛伊格(十五年)4.卡里拉(十五年)5.鲍摩尔(十五年)6.布鲁易克拉迪(十年)7.布纳哈本(十二年)
* 多数人以为年头越多越好喝,但并非那样。既有岁月使之得到的,又有岁月使之失却的。蒸发有其增加的东西,也有减少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个性差异而已。 在拉佛洛伊格拿到的小册子上这样写道:“所有工序结束之后,剩下的惟有等待。威士忌需要在橡木桶中由来自大西洋的新鲜冷风吹拂十年才能成熟,不妨称为兄长的‘十五年酿’还要等五年,总之岁月漫长,然而值得等待。”

  • 《正念:此刻是一枝花》_读后感_900字
  • 《鹤唳华亭(罗晋、李一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活着(葛优、巩俐主演)》_读后感_900字
  • 《人间失格》_读后感_900字
  • 《生命册》_读后感_900字
  • 《瓦尔登湖》_读后感_900字
  •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红与黑》_读后感_900字
  • 《挪威的森林》_精选读后感_900字
  •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