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之心: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经典版)(上)》_精选读后感_900字
2020-01-31 14:03:09 读后感
《躁郁之心:我与躁郁症共处的30年(经典版)(上)》_精选读后感900字
抱着一股想对躁郁症的了解的心情阅读的这本书,期中也有过感慨有过共鸣,有过抑制不住的泪崩(不是为了作者,只是看着看着自己也抑郁了。)
作者真的很不容易,她是伟大的心理学教授、精神病医生,可是同时她又是躁郁症患者,她经历了太多的悲痛和压力。我不知道她是如何写下这本书的,因为在那些描写中,就像仿佛是在诉说别人的故事一样。可是这个过程读来也很痛苦。没有同病相怜的读者,是无法感同身受,文字所传递的痛苦更是微不足道。
我怀疑自己也有轻微的双向情感障碍,可是症状又完全不符,但是近几个月我又焦虑郁闷至极,甚至读着读着就开始焦虑,开始痛哭。
里面有些文字也能带给我些许安慰,虽然对于我目前的抑郁而言可能微不足道,我还是想把他们复制在这里。
英国作家罗伯特·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曾经这样写道:“正是因为人类仁爱的历史,才使得整个世界能够为我们所忍受。否则,没有仁慈的言语、仁慈的注释、仁慈的书信……我会认为我们的生命不过是个百无聊赖的笑话。”
时间最终确实带来了解脱,但是时间本身也需要时间来完成。这个过程充满了辛酸与悲凉。
无休无尽的轻躁狂和躁狂为我的生命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知觉、感受和思考。尽管当时的我精神错乱,充满幻觉、妄想和狂热,但我仍然能够发现自己头脑和心灵中的一些崭新角落。其中一些角落是如此美丽非凡,令人难以置信,让人屏住气息,愿意立即为之死去。另一些角落则粗俗丑陋,我从来不想知道它们的位置,也不想再见到它们。但是,新的角落永远存在,当我因为爱或药物的支持,重新感受到正常的自己时,我无法想象自己会对生命感到倦怠,因为我知道,这些无边无际的角落里,总会呈现出无边无际的风光。
作者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尝试过自杀,最终仍然选择了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在和自我精神斗争的战斗中,毫无疑问,她胜出了,此刻她是那么的伟大。
在平凡的日子里,我们感受不到一些情绪所带来的卑微低俗,大家都是普通人,起起伏伏生生落落的生活。可一旦大脑生了病,那些风光美好即使在眼前,即使伸手就能够到,可又与你何关了呢。
生活就是个过场,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早日战胜自己的阴霾,希望黑夜里的那些哭泣的泪水都能早日凝结成珍珠。
#2020仰世而来#0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