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味人间》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风味人间》_精选读后感1100字
《从至味到风味,从人间到人间》
认识陈晓卿是在窦文涛的圆桌派里,圆桌派是个文咖的道场。那里有梁文道的醇厚,有许子东的睿智,有马家辉的江湖,有周轶君的机敏,有蒋方舟的争议,有马未都的世故,还有各种各样的有趣的灵魂,济济一堂,处处带亮!
而陈晓卿的一次出场,一下子惊为天人,一个黑黑的平头胖子,几乎把所有嘉宾的优质特点,万千宠爱集于一身。通过一张吃货的嘴,把美食把人生把哲理把风趣把理想把岁月悠悠,从一口密实的白牙里娓娓道来,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这位爷!不仅是我,而且几乎所有的人,几乎异口同声的迷上了他,被评为圆桌派里最受欢迎的嘉宾,这可绝不是你有多么渊博的知识,有多睿智的见解,有多风趣的幽默,多独到的理论,或者有多头条级的绯闻所能达到的!
我也是一位大老爷们,一个大老爷们凭借魅力能捕获一群萌妹萌弟已经算封神,但要让其他油腻大老爷们臣服跪舔,那是姜子牙牙里的牙,希腊众神神里的神!我已跪舔无数次。
连续翻看了他的《至味在人间》和《风味人间》,开卷便不忍掩,掩卷便欣欣然,哈喇子流一桌面,劝君吃饱了再看这两本书,否则后果自负!
《至味在人间》是陈晓卿2010年前后为美食专栏写的文章的结集,《风味人间》则是陈晓卿同名美食纪录片的文案。如果说《至味》是陈晓卿在北京寻找美食开拓美味的杀伐攻略,让各路风味在帝都争相绽放的百度寻宝,那么《风味》则是他离开北京去往世界各地的寻味之旅,一会广西,一会新疆,转而又到了挪威。如果说《至味》里的小门脸大排档穷口味夜市场让陈晓卿成了名副其实的“扫街货”,让装逼的美食家含着阿尔巴白松露,舔着艾玛斯鱼子酱看不上眼,那么《风味》里的小清新大视野历史感既视感让他在各路美食间游刃有余,扫街货卸下油腻便是食神,让装逼贩子无处可遁。如果说《至味》里陈晓卿不断轰炸我们的味蕾,挑逗我们的食欲,还时不时抖个机灵,味神经愉悦的同时精神也忍不住发笑,那么《风味》里飘逸的文风优雅的气度裹挟着美食,熏染着我们的味觉,口舌欲望在歌唱,灵魂也在高潮。
如果非要选择,相比较《风味》,更喜欢《至味》,因为《至味》更有烟火气,大部分美味稍用心都能吃得到,而《风味》里的东西更钟情于食物的故事性和独特性,不容易吃到的同时,有些食物实在难以消受,当臭鲨鱼肉鲱鱼罐头蓝纹奶酪同时摆在面前时,真能臭进十八层地狱里去,不肯回人间!
用《风味》的结尾结个尾吧,所谓美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相逢,我们带您穿越山海之间,偶然的落地生根,成就万千肴变,随即化作滚滚红尘,穿越香料歧路,几度江湖夜雨后,点亮万家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