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场》_精选读后感_1100字
《生死场》_精选读后感1100字
读了之后更多的是无奈与悲凉吧,在那个时代活着就是全部,为了活着而活着,似乎他们的一生就是忙着生,忙着死,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胡风说:乡下的人们,蚊子似的生活着,糊糊涂涂的生殖,乱七八糟的死亡。这句话描写的很具体,他们活着不知道为了什么,只是活在一片迷茫中,可能更多的是麻木不仁。反过来想想,似乎没有什么不对的,因为那个时代战火纷飞,农村人们思想落后,生存已是不容易了,只要庄稼好,不挨饿就已经是很幸运了。根本不会有其他的思想意识,也就是这样落后的思想造就了农村女人的悲剧,如小说中月英,曾经是村里最漂亮的女人,可是因为一过门就患病,他的丈夫也因为她一直好不了而到最后厌弃她,骂她,打她,她活着的时候就如同死人,看到她生不如死,却无人问津,让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比不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如王婆与牛之间还有二里半和羊之间的感情让人动容!
王婆和金枝的命运也是坎坷不平。王婆原有一儿一女,后来改嫁给赵三,又生下了平儿,她原来的的儿子当了土匪被人害死,因此她服药自杀,后来又活了过来,而在她从鬼门关出来的这一过程,人们看她还没有断气,便想方设法让她死,并且在她还没有完全死去就将她放进了棺材,若不是王婆有声音,他们恐怕就将一条活生生的人命害死了,他们的这一举动着实让人心寒,人心险恶。她的女儿投向了革命,为国捐躯,平儿也因为被通缉而流浪在外,她在经历大起大落,经过先进知识分子的鼓励下,走向新生。虽对革命不了解,但为了给女儿报仇,摆脱困境,坚决走上抗争道路。金枝与业成是自由恋爱,经过重重险关走到一起,在结婚后,因生活的窘迫和来自外部的压力,撕碎了她的梦,她的丈夫为生活窘迫而发火,甚至于摔死了自己的孩子,不久也死去,她失去了生活依靠,决定去城里打工,给人缝缝补补勉强维持生计,最后被一个男人占了便宜,一怒之下返回乡下,没想到母亲是个见钱眼开的,认钱不认亲的人,一方面为她能挣来钱高兴,一方面又催促她去城里去赚钱,对她在城里所受的委屈不管不问,让她心寒,失望,可是她又不敢再次出去,怕遇到小鬼子,最后绝望的她想去当尼姑,可是尼姑庵里早已没有人变成废墟,这让她想出家都成了奢望,对现实彻底失望也只好暗自流泪。
里面还有对于地主剥削和日本鬼子的反抗。
通过几个小故事将九一八事件前后农民所面临的处境描写的真实细腻。展现了当时社会现实的灾难性与艰巨性,更是来自农村人们对于现实沉重的心理反应。也表现了当时觉醒的人们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展现了悲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