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变》_精选读后感_900字
《豹变》_精选读后感900字
天气不好,心情微妙,向晚的微光很早便开始,入目一片寂静,将下午深深幽禁。
朋友发来消息:“看过《豹变》?”
“看过。”我又补充道,“早就看完了。”
他顺竿上:“写个书评。”
我气笑:“那你怎么没写。”
“没看完。你写我改。”
“我不会啊。”
“快写。”
朋友太老就是这样,连理都不讲。无奈只能再去捡两篇看看。
先看了篇《空房》,讲了段木心老头独自登山偶得一摞信件的故事。初读他的描述颇感有趣,比如教堂的佛像蒙尘了,他说是坚忍卓绝。问及自己为何上山,他说是讨厌城里人多。他写古寺庙,“一排三间,两间没门,垩壁斑驳,空空如也。”再读惊觉木心用词之准确,不禁拍手叫绝。这不是精雕细琢,是浑然天成,是阅尽典籍了然于心融入笔锋的水到渠成。读至结尾,良与梅的爱情,千头万绪,似乎怎样都不合理,似乎爱情与时间与战争是不相干的。木心谓之浓烈而空洞的千恩万爱。我以为他会构建一个凄美的爱情,他却轻描淡写个框架,到底良与梅为什么会在这个骇人的古寺自己想去罢。战争里,很多事情都没有道理。那只咬了他的跳蚤,才是良与梅的证婚人吧。
再说说第二篇《夏明珠》,文中的“我”不知是不是木心本人。夏明珠是父亲的情人,他们在十里洋场应酬着生意,而“我”跟姐姐还有母亲则居古镇邸宅。寒假陪母亲,暑假陪父亲,对于小孩的“我”来说,多快活。木心就是擅长青天霹雳,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厄运陡起,夏明珠被诬陷为间谍,死后尸身丢在雪地里。而她的女儿更是:已被卖出,下落不明。这八个字怒目圆睁,带着世道的绝情和乱世的无奈。战争里,也许这样家破人亡的故事很多,这样平静的结尾,才是大多数,悲痛,是留存给读者细细品的。
读毕,总觉得先生英姿勃发。
两个孩子虽然不懂道德、权谋,却凭着本能:既要做母亲的忠臣,又不做父亲的叛徒。
数日之后,回复是:已被卖掉,下落不明。
冬天的山景真枯索,溪水干涸,竹林勉强维持绿意
时间过去了数十年,我还记得那推开虚掩的板扉时的一惊,因为上山后满目荒凉枯索的冬日景象,废弃的教堂和寺院仿佛战后人类已经死灭,手推板扉忽来一片匀净的樱红色——人:生活……白的淡蓝的信纸、黄得耀眼的柯达匣子,春天一样亲切,像是见到了什么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