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百万册精装纪念版)》_读后感_1200字
《自在独行(百万册精装纪念版)》_读后感1200字
自在独行……贾平凹
看过《秦腔》,看过《山本》。再看贾老师短篇,还是觉得短篇更有味道,像老陕的油泼棍棍面,有辣有酸,还有配套面汤的甜,很适口。短篇比长篇有味,可能是自己没有长性,更愿意从短篇找感觉。
开篇《纺车声声》一开头就用嗡嗡声扯出了一段思念母亲的情愫,在久远的农村纺车嗡嗡声和黄昏的月亮是一同出现的,听觉视觉都是思念,那是贾平凹的思念母亲。在我,勾起了对奶奶的思念,那个瘦俏的小个子老太太,三寸金莲,盘腿而坐。月光下,嗡嗡纺线,凝神屏气,侧头抬手,轻扯入怀,留在记忆的是永远的追忆……
闲(han)人
他一跳一跃地迈雀步过来了,还趿着鞋,光身子穿一件褂子,也不扣,或者是正儿八经的西服领带——总之,他们在着装上走极端,却要表现一种风度。闲人是西安特色,现如今大家都忙着赚钱,闲人貌似少了……
白浪街
三省交汇处,融合互补,熙攘和谐。
湖北人的机灵,河南人的勤快能干,陕西人的保守笨拙。各自保持着本省的尊严,但团结友爱却是他们共同的追求。
“到了最平稳之处,轻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家人就仰躺排上,看天上水纹一样的云,看地上云纹一样的水,醒悟云和水是一个东西,只是一个有鸟一个有鱼而区别天和地了。”
天地融合
在米脂
歌唱的,是一位村姑。在上岸的柳树根下,她背向而坐;伸手去折一枝柳梢,一片柳叶落在水里,打个旋儿,悠悠地漂下去了。
这是极俏的人,一头淡黄的头发披着,风动便飘忽起来,浮动得似水中的云影,轻而细腻,倏忽要离头而去。耳朵一半埋在发里,一半白得像出了乌云的月亮。她微微地斜着身子,微微地低了头,肩削削的,后背浑圆,一件蓝布衫子,窈窕地显着腰段。她神态温柔、甜美,我不敢弄出一点响动,一任儿小曲摄了魂去。
陕南人贾平凹写出来的陕北风,少了粗狂,有了江南女子的温婉,和《最后一个匈奴》比起来,自然不是一个味儿……
天地融合,三省人民和睦相处……
走三边
九月天里,树叶全都泛黄,黄得又不纯,透了红的,属黄红,透了绿的,属黄绿,天生的颜色,天工的浓淡,这又是奇了。
这里的九月天应该是农历九月,深秋的三边,秋香色,秋之佳色,让秋有了贵气。
树佛
惊奇在于贾老师以柿树为佛。细细回味,春天里,柿子树开着花篮一般灵巧的黄色小花,冒出青柿子,一点点长大,随着夏秋温度变化,夏绿变秋黄,直至秋尽叶落,遒劲有力的枝丫间偏偏挂着软糯的橙黄柿子。如果性急硬着拽下来,一口吃下去,柿子会给你下马威,生涩让你龇牙咧嘴,嘴巴没有知觉。
这样想来,柿子是有佛性在,还有调皮在……
天上的星星
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星星们的不安分,在吓唬着它们哩。
月亮比拟为威严的大人,星星比拟为胆怯的孩子。中国式家长,中国式孩子,再怎么,孩子的顽劣都在,有水,就是星星最好的舞台,不分大小,碗,盆,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