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谱系》_读后感_900字
《道德的谱系》_读后感900字
人常说:书读三遍其义自见。这本《道德的谱系》我听了三遍,某些章节更多。然而依旧一头雾水。只能站在尼采浩瀚思想的边缘望洋兴叹了[擦汗]
我查阅了谱系的标准定义:指从先证者入手,追溯调查其所有家庭成员(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数目、亲属关系及某种遗传病的表现等资料,并按一定格式将这些资料绘制而成的图谱。简单的说是物种或事物变化的系统,是来源于同一祖宗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系统。哦,所以尼采在这本书里讲的是道德的起源以及它近邻远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厘清道德的来源和准则,集中讨论好与坏、对与错、善与恶,负罪、良心谴责及其他,并花去大量篇幅讲禁欲主义的来龙去脉和本质属性……
我印象深刻的是尼采关于原谅、关于以德报怨、关于苦修的讨论,尼大爷不愧是尼大爷,嘻笑怒骂着尖锐地指出:所有这些都是无能、无力、弱者的表现!!!原来你放过恶人不是你道德高尚你悲天悯人!只不过是,你无能!你跑去过苦行僧的生活也只是逃避尘世,因为你无法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晕][晕][晕]
还有,尼大爷在书中高举着不婚的大旗,认为婚姻是人们通往哲学道路上的大阻碍,并列举了一堆不婚的哲学家,除了苏格拉底结了婚,也不过是个失败的典型而已。但是在上一本《尼采大传》中,尼大爷明明很想结婚的!还差点和好朋友为一个姑娘闹翻。只不过尼大爷求婚于该漂亮的俄罗斯小姐姐被拒绝了。[流汗]期间,尼采还给妹妹写信:“我想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妻子……”
基督教是西方社会的主流宗教,尼采从否定基督教传统道德,到否定基督教,到否定真理,又无力创建新的道德、真理,我感觉他其实是个无神论者。苦思冥想的煎熬正体现了尼采的“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呲牙]
尼采幼年丧父,生活艰苦,热爱学习,矢志不渝地想子承父业成为一个牧师。然而,命运给他有另外的安排。与对其影响很大,被他一度视为父亲的瓦格纳的决裂重创了他。之后又对叔本华五体投地,其思想也多受叔本华影响。最后,在56岁的年纪,在病痛的折磨下,在殚精竭虑的思考中,他先疯后死了。[大哭]
代表著作《悲剧的诞生》《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偶像的黄昏》《权力意志》《不合时宜的考察》《善恶的彼岸》《人性,太人性的》……
全名:弗里德里希. 尼采
以上